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这首宋词《迎春乐·其二》是周邦彦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历的画卷。"桃蹊柳曲闲踪迹"以桃树和柳树下的小径为背景,暗示了主人公的足迹轻盈而悠闲。"俱曾是、大堤客"表达了对往昔在大堤游玩的回忆,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写主人公在春天解开衣裳,到城南的小路上买酒畅饮,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欢乐与放纵。"频醉卧、胡姬侧"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沉醉于美酒与异域女子(胡姬)陪伴的场景,流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鬓点吴霜嗟早白"则转而抒发时光易逝的感慨,主人公感叹自己过早生出了白发。"更谁念、玉溪消息"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三句"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寄寓了对未来相聚遥不可及的深深遗憾,无论身在何处,都希望能跨越地域的阻隔,彼此相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春日的欢愉,又有岁月的沧桑,体现了宋词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重臣何法乃可死,举贤自代而已矣。
君不见衔刀破竹平江东,龙骧威名征南同。
大蛇垂头瓠系颈,不畏岸虎畏水龙。
两贤推毂者谁是,角巾白士南城公。
得所付投了乃事,及身奚必居成功。
遗祠千载一瞻溯,屋宜门称词改户。
遗民岘首尽沾襟,东垣况探金镮路。
下马椒浆酬断碑,寒鸦飞上枯杨树。
酒冷天寒日,人去客愁中。
数行钿蝉柱雁,祖饯出城东。
衣上青天明月,马上黄河飞雪,雁背染霜红。
如此作装急,磊砢相桓公。千斤椎,七宝辔,百石弓。
从奴宾客,所过栈马齧残通。
定过淮阴祠下,更到望诸墓上,怀古飒悲风。
若见苏司业,言我鬓成翁。
弄丝杨。重过废馆,闲池顿起思量。
正髣髴纸鸢旧处,依稀竹马儿时,巡檐绕墙。
当年无限风光。月照千山裙幄,莺啼一院糟床。
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祇剩乱涧,闲腾鼯鼬,矮坡斜下牛羊。
太苍茫、疏林一抔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