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丝杨。重过废馆,闲池顿起思量。
正髣髴纸鸢旧处,依稀竹马儿时,巡檐绕墙。
当年无限风光。月照千山裙幄,莺啼一院糟床。
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祇剩乱涧,闲腾鼯鼬,矮坡斜下牛羊。
太苍茫、疏林一抔夕阳。
弄丝杨。重过废馆,闲池顿起思量。
正髣髴纸鸢旧处,依稀竹马儿时,巡檐绕墙。
当年无限风光。月照千山裙幄,莺啼一院糟床。
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祇剩乱涧,闲腾鼯鼬,矮坡斜下牛羊。
太苍茫、疏林一抔夕阳。
这首《八六子·枫隐寺感旧》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词的开篇“弄丝杨。重过废馆,闲池顿起思量”,描绘了词人再次经过废弃的馆舍,见到荒废的池塘,心中涌起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接下来“正髣髴纸鸢旧处,依稀竹马儿时”两句,通过回忆童年放风筝和骑竹马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旧之情。
“巡檐绕墙”则展现了词人在废墟间漫步的情景,似乎在寻找过去的痕迹。紧接着的“当年无限风光。月照千山裙幄,莺啼一院糟床”几句,以丰富的意象勾勒出往日的繁华景象,月光洒满群山,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黄莺在庭院中欢快地啼鸣,给寂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
然而,“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四句,笔锋一转,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歌舞楼阁变成了坟墓,曾经热闹的戏台如今成了寺庙,松树的幼苗已经长大,梅花的伴侣也各自嫁人,一切都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消逝。
最后,“祇剩乱涧,闲腾鼯鼬,矮坡斜下牛羊。太苍茫、疏林一抔夕阳”几句,将画面拉远,只见杂乱的溪涧中,鼯鼬悠闲地跳跃,矮坡上牛羊悠然自得,而远处的树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苍茫。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雪意贾寒欺酒力,思妇懒学回文织。
屏山未合篆痕销,笑倩南枝陪燕息。
冰纨绛蜡入纤手,素脸殷跗未真识。
儿痴认作春风面,刚道杏花欠颜色。
香浮纸帐梦欲醒,影到窗纱月移石。
为梅着语将无同,左袒孤山未为得。
吴都誇丽逸此士,十年浪费老伧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