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熹去温陵二十七年而复来显庵益老见候七里亭又以佳句见招而休斋陈丈寺丞黄丈皆属和焉因次韵奉酬并呈二丈》
《熹去温陵二十七年而复来显庵益老见候七里亭又以佳句见招而休斋陈丈寺丞黄丈皆属和焉因次韵奉酬并呈二丈》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不因辞吏役,那得解天刑。

故国重来远,寒山依旧青。

兴怀感陈迹,举目怆新亭。

尚喜湾头老,禅房许扣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名为《熹去温陵二十七年而复来显庵益老见候七里亭又以佳句见招而休斋陈丈寺丞黄丈皆属和焉因次韵奉酬并呈二丈》。全诗通过诗人重返故地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联“不因辞吏役,那得解天刑”,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离开官场、摆脱世俗束缚的自由与解脱。这里的“辞吏役”象征着对官场生活的告别,“解天刑”则暗喻摆脱了世间种种束缚与压力,获得心灵的解放。

颔联“故国重来远,寒山依旧青”,描绘了诗人重回故地时的景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山色依旧如旧,这既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这里“故国”不仅指具体的地理空间,也包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留恋。

颈联“兴怀感陈迹,举目怆新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面对过去的痕迹,心中涌起的是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抬眼望向新的环境,却感到一丝伤感与孤独。这种情感的复杂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历程中变化与不变的深刻体悟。

尾联“尚喜湾头老,禅房许扣扃”,在经历了种种思绪后,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慰藉。湾头的老者、禅房的静谧,为他提供了一个心灵栖息之所,让他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重返故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人生、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变化与挑战时的平和与智慧。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引发对自己生活、情感世界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一

寒蝉秋至满空枝,鸣凤朝来见羽仪。

五谏方思臣职尽,七争岂为圣朝移。

绘图持节真何日,补牍牵裾又一时。

过署遥看新拊髀,弹车肯作旧歌辞。

(0)

雨后春归招杨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诗五绝三月十七日也·其一

青帝长门尽日幽,烟光欲去倩人留。

不妨春月平分夏,所畏花时忽近秋。

(0)

赠答诗十绝·其一楼居

生平少小爱楼居,自倚秦家玉未如。

谁纵西风吹白露,长随落叶绕红裾。

(0)

秋馆读书二首·其一

颇怪今非古,安能送复迎。

栖神甘寂寞,守意入空明。

开卷闻声出,逢人见目成。

此时秋露滴,千载共虚清。

(0)

客舟两月王春又一矣而凉雱不已诗以懊之·其二

试借莺花慰客心,羁情犹自费搜寻。

玄冥即便欺春软,平白时光尽夺侵。

(0)

三河舟晚

芳汀列树碧流分,界出家山断续云。

万里征魂依曲岸,寻常估客步斜曛。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