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寂观群动,舂容领众香。
三椽容卧起,一锸共行藏。
俗眼荣朝槿,顽躯敌闰杨。
皮枯面黧黑,心镜皎如霜。
岑寂观群动,舂容领众香。
三椽容卧起,一锸共行藏。
俗眼荣朝槿,顽躯敌闰杨。
皮枯面黧黑,心镜皎如霜。
这段文字出自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治圃杂书二十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修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自守、超然物外的向往。
"岑寂观群动"一句,以山谷中静谧的景象开篇,隐喻着诗人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舂容领众香"则是说僧人的行为举止得到了花草树木之灵气的滋润,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三椽容卧起,一锸共行藏"这两句描绘了隐者或僧人在简陋的居所中安贫乐道的生活。"三椽"指的是简单的屋顶,"一锸"则是一种农具,用来比喻他们的修行和生活同样质朴而不为世俗所动。
接下来的"俗眼荣朝槿,顽躯敌闰杨"两句,通过对比世人追求荣华与隐者超脱尘嚣的心态,强调了后者的高洁和清醒。"皮枯面黧黑,心镜皎如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外表和内心状态,即便外表看似粗糙,但内心却清澈明净,如同霜雪般纯洁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者的生活与世人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物欲、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方回在这组诗中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精神超然的理解和向往,是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