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
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
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匝红蕖绀蕊。
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
圣主有乐升平意。引芝华、双辇凝翠。
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
更漏永、正冰轮掩映,光接康衢万里。
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
清警跸、忽登楼,簇彩仗、锦襦丝履。
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散异卉覆千官醉。
竞捧瑶觞起。愿岁岁、今宵宴赏,春满山河百二。
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
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
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匝红蕖绀蕊。
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
圣主有乐升平意。引芝华、双辇凝翠。
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
更漏永、正冰轮掩映,光接康衢万里。
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
清警跸、忽登楼,簇彩仗、锦襦丝履。
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散异卉覆千官醉。
竞捧瑶觞起。愿岁岁、今宵宴赏,春满山河百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的景象,通过对光彩夺目的装饰、美好和谐的氛围以及宾主尽欢的情形进行细腻的刻画。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以此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图卷。
首先,"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几个字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又庄严的宫殿之中。这里的“霞霄”指的是云雾缥缈的宫阙,“瑞霭佳气”则是祥瑞的气氛,而“青葱如绮”形容的是一种精美细致、层次分明的景象,给人以深邃而又华丽之感。
接着,“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一句中,“东君雨露”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无限韶华生宝砌”则是指宫殿中的装饰与光彩交织,显得既华美又神秘。
随后,“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匝红蕖绀蕊”一段描写了夜幕降临时的景象。“放烛龙掀舞”形容的是宫中的灯火与舞蹈相互辉映,而“周匝红蕖绀蕊”则是说整个宴会场所被鲜艳的花朵和精致的装饰所环绕,显得热闹非凡。
而“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圣主有乐升平意”则是诗人借用了传说中的仙境与神山来表达皇帝的喜悦和国泰民安之意,通过“不隔蓬莱弱水”一句,使现实与神话交织,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美感。
接下来的“引芝华、双辇凝翠。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等句,则是对宴会中乐队和百官的热闹场面进行描绘,“引芝华”指的是宫中的车驾,“双辇凝翠”则形容其精美而又庄严,而“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则是对宴会中音乐与歌舞的热烈场面进行生动的描写。
至于“更漏永、正冰轮掩映,光接康衢万里。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几句,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美学体验,“更漏永、正冰轮掩映”是对夜晚时分与宫殿建筑之美的描绘,而“光接康衢万里。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则是通过对天空星辰与宫城景致的联想,来强调宴会的辉煌和壮观。
最后,“清警跸、忽登楼,簇彩仗、锦襦丝履。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散异卉覆千官醉。竞捧瑶觞起”一段,则是对宴会高潮的描写,“清警跸、忽登楼”显示了诗人突然之间登上宫阙的激动心情,“簇彩仗、锦襦丝履”则是对皇帝及其侍从华丽装扮的细节描述。
“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散异卉覆千官醉。竞捧瑶觞起”几句,则是宴会达到高潮时的情形,皇帝赏赐珍珠与臣子们共饮的热烈场面。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盛大宴会的生动再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肆觐东后修五玉,神尧家法贻轨躅。
鲁疆初历俯汶川,春烟淡荡波摇绿。
平陆我经平陆短,长驿每每原田茁冬麦。
嗟哉此土去秋灾,麦种借斗应偿石。
惟望甘膏沛及时,饼饵稍救燃眉厄。
迩日风霾散薄云,咎徵予过复谁责。
发帑留漕岂吝惜,拯残起弊几筹画。
即境因忆孟子言,帷宫展转不安夕。
失伍惊心今岂无,知罪空言亦奚益。
海云傍晚浓,春风静以止。
二麦望甘膏,作阴亦可喜。
况复灾伤后,民艰得亲视。
鸠形鹄面者,孰非予赤子。
纵难博施济,岂可听流徙。
惟赖天赐丰,调幕惭上理。
武帐那能眠,漏下三鼓已。
初聆淅淅鸣,旋见绥绥委。
益麦更宜禾,私心幸自揣。
无何势转微,未足沾一指。
虚掷今宵望,适足增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