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
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
汉台列像焉知许,陶岫吟归孰起予。
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
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
汉台列像焉知许,陶岫吟归孰起予。
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与古朴生活的画面。开篇“万重云外一蘧庐”,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隐于云雾之中的田园景象。“想见降龙长者居”则展现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隐逸生活的憧憬。
接着“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诗人通过描绘溪水之上的桥梁和山峰间飘浮的锡烟,表达了自己对于探寻世外桃源式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里的“觅路”暗示着对精神家园的寻求,而“飞锡已凌虚”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汉台列像焉知许,陶岭吟归孰起予”,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古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和个人的隐逸情怀。“汉台”指的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宫殿或台榭,“列像”则是指陈列着古代名人的画像。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以及想要从中获得灵感的愿望。
最后“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诗人独自在屋内取暖并烹煮着芋头的情景。这里的“傥憩”是形容夜晚的寂静,而“夜炉煨芋处”则表现出一种平淡且充实的生活态度。“可能更读邺侯书”,则表明诗人即使在这样的平凡之中,也不忘阅读古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和智慧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谁种相思子。百年来、沧桑满眼,树犹如此。
叹息王孙今憔悴,文采风流尽矣。
恋一霎、浓香绣被。
素手撷来鹦鹉粒,奈蘼芜、晼晚残阳里。
温柔梦,鸳湖水。彦回可惜身迟死。
念生平、掞天摛藻,谁成信史。
铜辇秋衾随浩劫,无复当时朝士。
说天宝、开元遗事。
认取流丹花藏处,问故家、乔木今馀几。
虞渊簿,上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