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一》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寒蝉秋至满空枝,鸣凤朝来见羽仪。

五谏方思臣职尽,七争岂为圣朝移。

绘图持节真何日,补牍牵裾又一时。

过署遥看新拊髀,弹车肯作旧歌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一)》。诗中以“寒蝉”、“秋至”、“满空枝”描绘出一幅秋意浓重的画面,借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鸣凤朝来见羽仪”一句,以“鸣凤”比喻冯令君尔韬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其晋升的祝贺与赞美。

“五谏方思臣职尽,七争岂为圣朝移。”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冯令君尔韬忠诚职守、不为个人利益而改变立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冯令君尔韬在朝中的正直与坚持原则的形象。

“绘图持节真何日,补牍牵裾又一时。”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冯令君尔韬在官场上的忙碌与辛劳,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勇气。其中,“绘图持节”可能是指绘制地图或执行任务,“补牍牵裾”则可能指处理文书或协助他人。

最后,“过署遥看新拊髀,弹车肯作旧歌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冯令君尔韬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通过“拊髀”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对朋友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感。同时,诗人也鼓励冯令君尔韬不要忘记初心,即使在新的职位上,也要保持谦逊和真诚,不改初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品格的赞颂,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赤蛟

赤蛟绥,黄华盖。露夜零,书晻濭。百君礼,六龙位。

勺椒浆,灵已醉。灵既享,锡吉祥。芒芒极,降嘉觞。

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杳冥冥,塞六合。

泽汪濊,辑万国。灵禗禗,象舆?。票然逝,旗逶蛇。

礼乐成,灵将归。托玄德,长无衰。

(0)

九叹·其九远游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移。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淩太清。

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登昆崙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结余轸于西山兮,横飞谷以南征。

绝都广以直指兮,历祝融于朱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周流览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徵九神于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

孔鸟飞而送迎兮,腾群鹤于瑶光。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

淩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鞭风伯使先驱兮,囚灵玄于虞渊。

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就颛顼而陈辞兮,考玄冥于空桑。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舜于苍梧。

㴉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五湖。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

望旧邦之黯黮兮,时溷浊其犹未央。

怀兰茝之芬芳兮,妒被离而折之。

张绛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

叹曰:譬彼蛟龙乘云浮兮。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潺湲轇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

升虚淩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

(0)

识愧

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竖樵夫日往还。

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

私忧骄虏心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

寸禄不沾能及此,细听只益厚吾颜。

(0)

忆昔

忆自梁州下益州,身闲处处醉红楼。

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

诗思已惭驰阵马,目光犹觉射车牛。

莲峰日观何时到,下看人间万里秋。

(0)

入馆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

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0)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其六浙江观潮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