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橹沿洄入,包山自郁阡。
瘦林时见石,渴涧亦生泉。
梅重淹春雨,云轻减暮烟。
题诗语草木,他曰共山传。
柔橹沿洄入,包山自郁阡。
瘦林时见石,渴涧亦生泉。
梅重淹春雨,云轻减暮烟。
题诗语草木,他曰共山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水而行,进入包山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沿途的自然风光,通过“瘦林”、“渴涧”等意象,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生机。梅雨季节,梅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繁茂,云雾轻薄,仿佛减去了傍晚的沉闷。诗人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题诗语草木”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感情,预示着未来某日,这些诗句将会与山川一同流传。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虎头将军面如玉,手执麟经衣戎服。
生绡一幅几百年,神采光荧射人目。
忆昔南渡谁谋臣,中兴之将推何人。
将军奉诏总戎律,壮志誓拟清中原。
义旗所经民安堵,丈八蛇矛马如虎。
钢刀斫胫拐子空,千里惊奔逐狂虏。
偃城城边飞战尘,三军胜气腾如云。
朱仙镇上势方锐,指日可平戎虏群。
捷书才奏遭谗口,赐环竟殒奸人手。
五国城头日色昏,金人相酌平安酒。
百战经营一旦空,惟馀史册表孤忠。
焚香再拜睹遗像,古庙飒飒生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