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访先生,西郊寻隐路。
久为江南客,自有云阳树。
已得闲园心,不知公府步。
开门白日晚,倚杖青山暮。
果熟任霜封,篱疏从水度。
穷年无牵缀,往事惜沦误。
唯见耦耕人,朝朝自来去。
东郭访先生,西郊寻隐路。
久为江南客,自有云阳树。
已得闲园心,不知公府步。
开门白日晚,倚杖青山暮。
果熟任霜封,篱疏从水度。
穷年无牵缀,往事惜沦误。
唯见耦耕人,朝朝自来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东郭先生和西郊寻找隐逸之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久为江南客,自有云阳树"一句,显示了诗人长期流离在外,但内心深处已有归宿之想,并且这个归宿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已得闲园心,不知公府步"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达到了宁静和谐的状态,而对于世俗官场的繁忙礼节则不再关注。下面的两句"开门白日晚,倚杖青山暮"描绘了闲适自得的生活情景,门前是悠长的白昼,身后则是静谧的青山。
"果熟任霜封,篱疏从水度"一段,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归属感。果实成熟被轻轻覆盖着,而竹篱笆随意延伸至河流之旁,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最后两句"穷年无牵缀,往事惜沦误。唯见耦耕人,朝朝自来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反思与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他不再被世俗纠葛所羁绊,对于往日失误之事也只能感慨。然而,他看到农夫早出晚归的勤劳身影,感到一种生命力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寒宵送徂岁,青灯照华发。
天时自代谢,人事更治忽。
圣朝今中兴,正朔几书月。
未作故乡归,又见新花发。
稚女巧娱予,剪綵妆风物。
一釂婪尾觞,颓然百忧歇。
如玉之温,有睟其容。如山之峙,有主其中。
论事有蓍龟之审,知人如衡鉴之公。
金百鍊而不耗,水万折而必东。
置死生于一拾,会理事而皆融。
吾不知其谁氏之学,混儒释而为宗。
兹其所以为了翁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