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五》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五》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赞

藕花满缶,莲房自拆。神通妙用,在于举拂。

童子何知,跪观戏龟。六用不藏,使之者谁。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之五。诗中描绘了龙眠居士所绘的十六位大阿罗汉之一的形象与精神境界。

“藕花满缶,莲房自拆”,以荷花盛开的景象开篇,象征着阿罗汉的清净与自在。荷花生长在淤泥之中,却能开出纯洁无瑕的花朵,比喻阿罗汉虽身处世间烦恼,却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神通妙用,在于举拂”,进一步揭示阿罗汉的非凡能力。这里的“举拂”可能是指挥动拂尘的动作,象征着阿罗汉通过智慧与修为,能够清除心中的杂念和障碍,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童子何知,跪观戏龟”,通过一个孩童对龟戏的观察,隐喻阿罗汉的智慧与洞察力。孩童无知,却能专注地观察自然界的细微之处,这与阿罗汉通过禅定与观察,洞察宇宙真理相呼应。

“六用不藏,使之者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阿罗汉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美。阿罗汉的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不被隐藏,但究竟为何人赋予这样的力量,又或是自然法则使然,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形象的描绘与精神境界的赞颂,展现了佛教中对于智慧、修为与解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读史有感十二首·其三

秦王睨萯阳,怒若彪虎哮。

尸者二十七,末乃卿茅焦。

砺齿肉六雄,分甘先尉缭。

如何云阳狱,王孙中郁陶。

千古感说难,逆鳞不可调。

所以商山客,翛焉托渔樵。

(0)

寓怀·其十三

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

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

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

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

善哉太史公,谓得圣人威。

竖儒守一经,安能知是非。

(0)

寓怀·其一

大禹迷终北,黄帝游华胥。

化城高天表,古莽西南隅。

阴阳亡交气,民人恒晏愉。

乃知八极外,至乐故有馀。

沴戾堕中央,令我不可居。

阴谋相挡㧙,肉攫自纷拿。

冥心超形外,冀得恣所如。

(0)

戒诗·其一

行逢宋人,狂且见妍。虽有夷施,为谁朱颜。

南山之雾,可以隐斑。埋照韬光,其乐闲闲。

浮云自逝,大化长还。畏垒祀我,贤人之间。

(0)

杨白花

宫中小女髻如鸦,连臂蹋足唱杨花。

唱得杨花浑胜雪,不知飘向阿谁家。

塞北江南望何极,衠道藏鸦白门色。

沙深日冷不得青,独抱长条三叹息。

(0)

终风之什四章

终风自西,零雨其丝。灼灼夭桃,惄如其离。

彼一而离,此胡不睽。终风自北,零雨其羃。

灼灼夭桃,頖如其拆。彼一而拆,此胡不忒。

泽有王鴡,原有雉兮。

耿兮鸷兮,以游以厉兮,庶予契兮。

原有鳼泽,有阳鱎兮。

淫兮恌兮,以泳以翱兮,毋予挠兮。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