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外安身自不难,深云一觉夕阳残。
青山买断招巢鹤,白昼乘凉倚竹竿。
世事不干尘网尽,佛灯谁续曙襟寒。
生来血性从天植,鞭入泥牛入海乾。
劫外安身自不难,深云一觉夕阳残。
青山买断招巢鹤,白昼乘凉倚竹竿。
世事不干尘网尽,佛灯谁续曙襟寒。
生来血性从天植,鞭入泥牛入海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面对自然与世事的超然态度。首句“劫外安身自不难”表达出诗人超越世俗烦恼,内心平静,自在生活的境界。接着,“深云一觉夕阳残”描绘了诗人于云深之处,静观夕阳西下,时间流逝的宁静画面。
“青山买断招巢鹤”一句,以“买断”青山,招引仙鹤栖息,象征着诗人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超脱,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白昼乘凉倚竹竿”则进一步展现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白天在竹林中乘凉,享受自然之乐。
“世事不干尘网尽”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世事不应束缚心灵,应摆脱尘网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佛灯谁续曙襟寒”则暗示诗人寻求内心的温暖与光明,即使在黎明前的寒冷中,也有人能给予心灵的慰藉与指引。
最后,“生来血性从天植,鞭入泥牛入海乾”两句,以“血性”象征生命的激情与力量,强调这种力量源自天性,不可轻易被外界所改变或消磨。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自己内在生命力的自信与坚守,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
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
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
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老来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
每到平山忆醉翁,悬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儿笑相逢,齐歌万事转头空。
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