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三》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0)
注释
在郡:在官署或郡县任职。
依前:已经。
六百日:大约六百天。
山中:指山里的生活。
不记:难以记得清楚。
还:再。
将:携带。
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一峰:一座山峰。
去:离开。
欲:想要。
云根:山石底部,象征着山的根基。
到处:各处。
翻译
在这郡任职已将近六百天,
山中的日子,记不清究竟有多少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情怀。诗人在开篇即以“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对时间流逝漠然置之的态度,既有着无常岁月感慨,又不失一种出世脱俗的情怀。

接着,“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那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探索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这里的“天竺一峰”是指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古代道教名山之一,而“云根”则象征着超凡脱俗之处。这两句表明诗人不仅要到达那片圣地,还想将那种精神状态和境界带给他人,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与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生命历程的回顾,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他那不羁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友人、师门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这正是苏轼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温婉细腻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庚辰初度

紫髯世外客,玄舄地行仙。

归来历头屡改,鬓影只青年。

那有贵官气象,不脱书生风味,坐榻冷无毡。

要识心中事,白眼看青天。算人生,名易遂,节难全。

纷纷金紫,一生歌舞在华筵。

留取胸中正气,俯仰人间今古,雷电隐晴川。

一笑又初度,聊尔当诗篇。

(0)

殢人娇.春雨

无限春情,细雨丝丝如织。带瞑连阴天做黑。

红尘紫陌,染就迷离色。阑干外、困柳欺花无力。

此际佳人,泪痕同湿。低飞燕子偏怜惜。

乍眠还醒,往事难重忆。频怅望、芳草王孙消息。

(0)

蝶恋花·其二闺情,集唐诗

白日当天三月半。各自无聊,妆好方长叹。

紫燕衔花向庭满。花前拭泪情无限。

衣带相思日应缓。风雨萧萧,吹我梦魂断。

今夜偏知春气暖。纱窗只有灯相伴。

(0)

鹊桥仙·其一七夕柬范龙仙

蛛丝暗卜,綵线频穿,此夜倚栏多少。

纵教痴绝似牵牛,偏消受、天孙机巧。

百子池边,长生殿里,一点梦魂难到。

被驱原只为逋钱,料天也、应须一笑。

(0)

摘红英.美人饲金鱼

晴光漏。清阴昼。风吹细縠双纹皱。春波影,秋波映。

一片香云,游鱼惯认。横钗溜。连钱覆。

殷勤粉饵烦纤手。波痕定。波心并。

嗔郎惊散,邀郎闲凭。

(0)

如梦令·其一梦后

枝上啼鹃如诉。唤起离愁无数。

曲径古云深,隔岸梦中来路。回顾。回顾。

月约花阴西度。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