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长安市上春,玉壶清水贮金鳞。
却看尘土疑无地,未掣波涛亦有神。
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
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
买得长安市上春,玉壶清水贮金鳞。
却看尘土疑无地,未掣波涛亦有神。
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
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闻王仁辅买鱼瓶俗所谓泡灯者赋此嘲之》。诗中以“买得长安市上春,玉壶清水贮金鳞”开篇,描绘了在繁华的长安市场上购买到一只精美的鱼瓶,瓶中装着清澈的水和金色的鱼,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鱼瓶的精美与价值。
接下来的“却看尘土疑无地,未掣波涛亦有神”两句,通过对比尘土与波涛,表达了对鱼瓶内景致的赞美,即使在平静的水中也仿佛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力量,寓意深远。
“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它们如同虚幻的梦境,而手持杖头,欣赏风月,即使生活贫困也能自得其乐。
最后,“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诗人却独自一人,仿佛是东风中的过客,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鱼瓶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功名与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在繁华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追求。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城阙。
还记否、长安城下,一杯离别。
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
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
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
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
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九江秀色,看飘萧神气,长身玉立。
放浪江南山水窟,笔下云岚堆积。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不得文章力。
人间俗气,对君一笑都释。
畴昔得意忘形,野梅溪月,有酒还相觅。
痛饮酣歌悲壮处,老骥谁能伏枥。
争席樵渔,对床风雨,伴我为闲客。
朱弦疏越,兴来一扫筝笛。
青芜平野,小雨千峰,还成莫陉寒色。
裁剪芸窗,忆得伴人良夕。
遥怜几重眉黛,恨相逢、少于行役。
梨花泪,正宫衣春瘦,晓红无力。
应怪浮云夫婿,不解趁、新醅醉眠凉月。
怨入关河,西去又传音息。
谁知倦游心事,向来年、苦思泉石。
人未老,约闾峰、多占秀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