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题》
《寓题》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每忆家山即涕零,定须归老旧云扃。

银河水到人间浊,丹桂枝垂月里馨。

霜雪不飞无翠竹,鲸鲵犹在有青萍。

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说北溟。

(0)
翻译
每当想起家乡,我就会泪流不止,我必须回归那久远的老宅。
银河的水落入人间变得浑浊,丹桂的香气在月下飘散。
没有了霜雪,翠竹不再飞舞,但仍有青萍在大鲸和鳄鱼出没的地方生长。
回顾我一生的三千九万里,只遗憾南华真人讲述的是北方的深海故事。
注释
家山:故乡的山。
涕零:流泪。
旧云扃:古老的云门,代指故居。
银河:天上的银河,这里比喻清澈的水流。
丹桂:象征高洁的桂花。
翠竹:绿色的竹子。
南华:指《庄子》中的南华真人,这里可能暗指道家思想。
北溟:古代神话中的北方大海,象征远方或未知。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中种种经历的感慨。

"每忆家山即涕零,定须归老旧云扃。" 这两句表明诗人每当想起家乡的山峦时,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心中早已决定要回到故乡,在那片熟悉的云雾中安度晚年。

接下来的 "银河水到人间浊,丹桂枝垂月里馨。" 描述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景:银河(即银河星系)在人间看来变得混浊不清,而桂花的香气在明亮的月光下更加芬芳。这两句通过对比,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

"霜雪不飞无翠竹,鲸鲵犹在有青萍。"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追忆,尽管没有了冬日的霜雪和翠绿的竹子,但依然可以在那里找到鲸鱼(传说中的大鱼)和青萍(水生植物),这些都是诗人记忆中家乡独有的标志。

最后 "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说北溟。" 表达了诗人对一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遗憾。这里的“三千九万”是形容经历的事情非常之多,而“南华说北溟”则是一种比喻,指的是无法将南方华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国家统一或文化交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基础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再游西山

南谯古山郡,信是高人居。

自叹乏弘量,终朝亲簿书。

于时忽命驾,秋野正萧疏。

积逋诚待责,寻山亦有馀。

测测石泉冷,暧暧烟谷虚。

中有释门子,种果结茅庐。

出身厌名利,遇境即踌躇。

守直虽多忤,视险方晏如。

况将尘埃外,襟抱从此舒。

(0)

对残灯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0)

寄湖州舍弟

半年江上怆离襟,把得新诗喜又吟。

多病似逢秦氏药,久贫如得顾家金。

云烟但有穿杨志,尘土多无作吏心。

何况别来词转丽,不愁明代少知音。

(0)

酒渴爱江清

酒渴何方疗,江波一掬清。

泻瓯如练色,漱齿作泉声。

味带他山雪,光含白露精。

只应千古后,长称伯伦情。

(0)

鸡公帻

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

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

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

不鸣非有意,为怕客奔齐。

(0)

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二首·其二

明月严霜扑皂貂,羡君高卧正逍遥。

门前积雪深三尺,火满红炉酒满瓢。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