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
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
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
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
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首句“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描绘了一幅月光皎洁、好友相聚的美好画面,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两句,诗人感叹古代圣贤难以再现,当今社会少有高雅之士,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仰慕和对现代道德水准下降的忧虑。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进一步对比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师中律代表的是正直、有教养的行为准则,而霸上儿则可能象征着追求权势、不择手段的人。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批评。
最后,“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点明了诗人之所以发出深沉的叹息,是因为他看到了社会的现状与自己内心的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是与他对话的对象,共同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无奈和失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价值的向往与现代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今日曷为乐,闻子开寿筵。
小寿逢六六,大寿祈百千。
何以祈百千,不朽无期年。
何为不朽名,圣善流芳声。
母仪自贞则,海日难为兄。
伏生传尚书,卓为女中英。
嘉言不出梱,善行溢家庭。
我为众宾陈,众宾为我听。
兄代弟病毙,母哭子丧明。
一门感慈孝,蔼然为嘉祯。
和德协上下,精诚达穹冥。
仲氏新骑骢,宝应留清风。
帝曰母善是,孺人特褒封。
龙章与凤翟,五色来云中。
风日清大夏,华诞适与逢。
乃悟天人际,感应常相通。
特为王母寿,于以寿无穷。
坎坎击鼓,于樵之巅。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于贤维何,德义迁迁。坎坎击鼓,烟霞之下。
乃咏乃歌,饯尹公者。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亦既击鼓,亦既考钟。以宴以乐,公坐于宫。
维公在宫,威仪颙颙。击鼓喤喤,考钟锵锵。
以乐以宴,公坐于堂。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维钟维鼓,维瑟维琴。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维此德音,维樵之岑。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维以足蹈,维以手舞。其乐未央,公晏灵府。
作乐歌舞,出饯尹公。声影悬矣,送之九龙。
九龙跃跃,导之以樵风。谁其主之,兀厓来同。
曾经藻绘承明。如今闲却雕龙手。
金台烟锁,铜仙泪泻,河山非旧。
琼晏簪花,仪曹载笔,可堪回首。
算壮游并陇,远寻壶峤,都一梦,归乌有。
买得城南十亩,启轩窗,山明水秀。
看云脱帽,听泉倚杖,茶前酒后。
世外闲身,人间清福,尽堪消受。
展云林半幅,丹青不老,为先生寿。
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
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
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
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
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
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
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遣闲居兴。
偶留形影,渊明自答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