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
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
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归家的景象与心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自东归来,听到春天鸠鸟的叫声,感到厌倦,因为这些声音让他联想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更新换代的不忍心。这里的“化工”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力量,而“不遣春蝉生”则是诗人的情感寄托,希望能够阻止春天中昆虫生长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提醒了他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描述了诗人行走在商山的小路上,山深而且气氛不宁静,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春秋两季相似,而昆虫的鸣叫却是无数种类,这些声音通过“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而又杂乱无章。
最后,“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之后好晴明”一段话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中纷扰世事的不满。他希望有朝阳凤凰这样高贵而纯净的存在,不愿与世间琐碎微小的事物争辉。通过“天上雨,奔浑河海倾”来比喻大自然的力量,可以洗涤一切不平和污秽,之后便是晴朗明媚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归家、自然界万物生长与生命易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