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
虚向班行纡组绂,争如□□□□尘。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
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
虚向班行纡组绂,争如□□□□尘。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
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首句“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描绘了诗人并非追求权贵之人,而是天生热爱自然,与山中的猿猴、野鹿为伴的形象,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接着,“虚向班行纡组绂,争如□□□□尘”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的喜悦。最后,“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两句,点明了诗人此刻正置身于香炉峰下的景致中,与世隔绝,找到了像古代隐士一样的生活状态,内心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精神独立的高尚情操。
万当不如一,十发却休九。
乃知多言累,宁谨三缄口。
寂中荐雷震,悟处狮子吼。
百物自四时,六凿通九有。
风松静度曲,山花相与友。
心远境更幽,先生室无垢。
茶鼎苍蝇鸣,香几黄金纽。
澄神天籁息,见性籓篱剖。
对语彼上人,一笑开户牖。
自愧逐喧尘,成佛灵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