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
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
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
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
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
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
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遣闲居兴。
偶留形影,渊明自答自问。
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
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
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
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
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
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
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遣闲居兴。
偶留形影,渊明自答自问。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名叫聱园居士的人物形象,他镜中的容颜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时光匆匆,如同蜡烛燃烧,他的胡须和鬓发已变得斑白。生活的喧嚣与疲劳在他身上留下印记,耳鸣如雷,视力衰退,需要借助眼镜才能清晰视物。尽管夕阳余晖灿烂,但黄昏的临近暗示着生命的黄昏阶段。
词人回顾自己年轻时在名利场上的拼搏,仕途浮沉,耗尽了青春的精力。他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只是空想,没有实际的行动去实现。如今,他选择以禅定和简朴的生活来打发闲暇时光,用米汁和素食招待客人,以此寻求心灵的宁静。最后,他以陶渊明自比,自我问答,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反思和内心的独白。整体上,这首词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经历的沉思和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
十日春风隔翠岑,祇应繁朵自成阴。
樽前可要人颓玉,树底遥知地侧金。
花界三千春渺渺,铜槃十二夜沈沈。
雕盘分篸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