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堪苦说江锼叔,能表幽潜意自长。
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
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
成就若为身世定,独行此士信堂堂。
苏堪苦说江锼叔,能表幽潜意自长。
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
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
成就若为身世定,独行此士信堂堂。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书江韬叔诗后》。陈曾寿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此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中首先提到“苏堪苦说江锼叔”,似乎是在引用或提及苏轼对江韬叔的评价,暗示江韬叔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接着,“能表幽潜意自长”一句,赞扬江韬叔的诗歌能够表达出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且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丰富。
“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江韬叔诗歌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教外师传”可能指的是非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习方式,而“空倚著”则表达了对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同时,“卷中天地太悲凉”则描绘了诗歌中蕴含的广阔天地与深沉哀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两句,通过类比的方式赞美江韬叔的个性和诗歌风格。这里“仲车”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贤人,用以形容江韬叔的高洁品性和独特见解。“无已赓酬稀抗行”则表示江韬叔的诗歌很少有人能与其相呼应,强调了他的独创性和影响力。
最后,“成就若为身世定,独行此士信堂堂”两句,总结了江韬叔的成就与人格魅力。这里的“成就若为身世定”意味着江韬叔的成就并非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命运或社会地位,而是源于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卓越的才华。“独行此士信堂堂”则赞扬了江韬叔作为独立人格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他的行为和思想如同正直的君子一般,光明磊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江韬叔诗歌及其背后精神世界的赞美,展现了陈曾寿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季春已一日,寒气犹袭人。
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
金华古精庐,几劫化微尘。
入门何所见,修竹出墙邻。
迤北过崇明,殿阁何嶙峋。
山房闭不启,俗客来辄嗔。
徐归偃藤床,息我定力匀。
残书了一卷,古意含酸辛。
山芽聊止渴,起瀹石泉新。
凭高独展眺,风叶乱鸣秋。
銮舞自空阁,渔歌尚晚舟。
卷帘山历历,倚槛水悠悠。
月出江城暮,凄凉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