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汤淮水长,片片秋云洁。
客来自何方,三度良宵月。
今夜月独明,清光白虚堂。
中庭起徘徊,疏星淡欲灭。
虫语四壁围,人影卧阶石。
何处生清风,飘飘乱我发。
身已到蓬莱,广寒近咫尺。
汤汤淮水长,片片秋云洁。
客来自何方,三度良宵月。
今夜月独明,清光白虚堂。
中庭起徘徊,疏星淡欲灭。
虫语四壁围,人影卧阶石。
何处生清风,飘飘乱我发。
身已到蓬莱,广寒近咫尺。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坐在月光下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和内心的宁静。首句“汤汤淮水长,片片秋云洁”以淮水的悠长和秋云的洁净,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客来自何方,三度良宵月”则引出诗人对远方来客的遐想,以及对多次共赏明月的感慨。
“今夜月独明,清光白虚堂”点明了中秋之夜的主角——那轮皎洁明亮的月亮,它洒下清冷的光辉,照亮了空旷的厅堂。诗人漫步于庭院之中,“中庭起徘徊”,在月光下自由地行走,感受着四周的静谧与和谐。此时,天上的星星似乎也变得模糊,仿佛要融入这无边的月色之中。
“虫语四壁围,人影卧阶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四周是虫鸣声声,人影静静地躺在台阶上,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何处生清风,飘飘乱我发”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神秘的境界,清风从未知之处拂过,吹乱了诗人的头发,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心灵的洗涤。最后,“身已到蓬莱,广寒近咫尺”表达了诗人渴望接近仙境、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仿佛月宫(广寒宫)就在眼前,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美、自然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纯净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岂不有性灵,稍可学操缦。
公私足忧责,耗蠹几大半。
驰驱寝食废,真自残躯干。
叔兮识至理,真伪不可乱。
读书老不辍,夜坐频达旦。
特立无倚著,刚严实予惮。
岁时有多少,每复愁分散。
顾瞻鹡鸰飞,俛仰发浩叹。
安得桑麻田,谷粟粗可饭。
晨昏侍萱堂,綵服何粲粲。
箴切庶寡尤,诗书恣娱玩。
相从不相离,如彼鸿与雁。
君心抱太古,不肯屈世人。
匹马遍朔方,扬帆出天津。
九疑连天洞庭阔,长歌愁杀苍梧神。
更将美酒吊楚屈,离骚继作疑前身。
两姬不洒望夫泪,一笑岳阳楼上春。
丈夫得意且为乐,百年变化随埃尘。
如何南还过我别,却言北去朝天阙。
上书力诉元兄冤,洗眼看君成一节。
劝君事直还收身,速返东南弄白云。
功名汲汲竟何益,韩彭取笑武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