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双峰辟,凌空万仞酋。
于秦置扃鐍,与蜀作襟喉。
当道双峰辟,凌空万仞酋。
于秦置扃鐍,与蜀作襟喉。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关的雄伟壮观,以及其在地理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诗人岑象求以“当道双峰辟,凌空万仞酋”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剑门关两座山峰矗立、直插云霄的壮丽景象。接着,“于秦置扃鐍,与蜀作襟喉”两句,不仅点明了剑门关的历史地位,它自古以来就是连接秦蜀两地的重要通道,更是强调了其作为战略要塞的重要性,犹如锁钥一般,控制着两地的交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剑门关的险峻与关键性,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岑象求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剑门关的地理特征与历史意义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险峻的关隘之中,感受到其不可忽视的战略价值和自然之美。
遥望华阳岭,紫霄笼三辰。
琼岩朗璧室,玉润洒灵津。
丹谷挺樛树,季颖奋晖薪。
融飙冲天籁,逸响互相因。
鸾凤翔回仪,虬龙洒飞鳞。
中有冲漠士,耽道玩妙均。
高尚凝玄寂,万物息自宾。
栖峙游方外,超世绝风尘。
翘想晞眇踪,矫步寻若人。
咏啸舍之去,荣丽何足珍。
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
研几通长妙,遗觉忽忘身。
居士成有党,顾盻非畴亲。
借问守常徒,何以知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