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归来老尚饕,孰令奔走混儿曹。
价兼始识吴钩利,和寡方知郢曲高。
往事无成空堕甑,世情多险每藏刀。
故山旧隐林泉右,莫作栖乌傍月号。
何不归来老尚饕,孰令奔走混儿曹。
价兼始识吴钩利,和寡方知郢曲高。
往事无成空堕甑,世情多险每藏刀。
故山旧隐林泉右,莫作栖乌傍月号。
这首诗《归兴》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首联“何不归来老尚饕,孰令奔走混儿曹”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为何仍在奔波劳碌,远离故乡与亲人,而不能及时归隐的疑惑与自责。这里,“老尚饕”既指年岁已高仍贪恋美食,也暗喻对世俗生活的留恋,“孰令奔走混儿曹”则表达了对被迫参与世俗争斗的无奈与不满。
颔联“价兼始识吴钩利,和寡方知郢曲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一把吴钩(一种古代兵器),通过经历与体验,开始认识到其锋利的一面;同时,将音乐比作郢曲(一种高雅的音乐),在与人交流较少的情况下,方能体会到其高妙之处。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与艺术境界的深刻理解。
颈联“往事无成空堕甑,世情多险每藏刀”通过“往事无成”与“世情多险”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努力与当前处境的反思。其中,“空堕甑”源自一个典故,比喻徒劳无功或白费力气,暗示了诗人对过去追求未果的感慨。“世情多险每藏刀”则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险恶,强调了人情世故的深不可测。
尾联“故山旧隐林泉右,莫作栖乌傍月号”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他希望回到故乡,隐居于山林之间,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的生活。同时,通过“莫作栖乌傍月号”,形象地描绘了不愿像栖息在月下的乌鸦一样哀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