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洛阳城有感》
《故洛阳城有感》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

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yángchéngyǒugǎn
táng /

piàngōngqiángdāngdàowēixíngrénwèichíchí

guīyuànqiūfēnghòupíngguǎnqiánxiéshí

dǎngnéngliúhàndǐngqīngtánkōngjiěshíér

qiānshāowànzhànkūnlíngcǎncǎnzhōngniánniǎoquèbēi

注释
宫墙:高大的城墙。
危:险峻。
行人:路上的行人。
筚圭苑:古代皇家园林。
秋风后:秋风过后。
平乐馆:宫殿名。
斜日时:傍晚时分。
锢党:结党营私的人。
汉鼎:象征江山社稷的宝鼎。
清谈:空谈无实际作用的讨论。
胡儿:对异族人的称呼。
千烧万战:多次战争。
坤灵:指大地。
惨惨:凄惨。
鸟雀悲:鸟儿悲鸣。
翻译
一道宫墙挡路高耸,行人为了你脚步缓慢。
秋风吹过筚圭苑,斜阳照在平乐馆前。
党羽怎能保住汉家江山,清谈只能辨识胡人智谋。
历经战火大地荒凉,全年哀鸟悲鸣凄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宫墙废墟图景,行人经过这里,不禁为历史兴衰所留恋。诗中的“筚圭苑里秋风后”用了古代礼器筚圭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沧桑,而“平乐馆前斜日时”则描绘出一幅黄昏落幕、太阳西下的寂寥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锢党岂能留汉鼎”指的是历史上的权臣无法永远掌控国家大权,类似于古代的汉鼎。这里通过历史的比喻,表达了对于权力的短暂和不可持久性的深刻认识。而“清谈空解识胡儿”则是对当时士人空谈无益、不能担当时代重任的批评。

最后两句“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通过对战争废墟和生命消逝的描绘,抒发了对于战争毁灭性与生命尊严的深切哀痛。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人间疾苦的情怀,是诗人站在古都洛阳城中,对于往昔荣光与现实颓废之间鸿沟所做出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春阴溪上小轩作

午醉初醒倚钓轩,悠然无与共清言。

风微仅足吹花片,雨细才能见水痕。

杳杳暝钟浮远浦,离离烟树识孤村。

故人万里岷山下,安得书来慰断魂。

(0)

夜坐示子聿

久客诚当去,无心偶小留。

扫空闲梦想,阅尽旧朋俦。

学术非时好,文章幸自由。

不嫌秋夜永,问事有长头。

(0)

社前一夕未昏辄寝中夜乃得寐

祠事当行惧不任,未昏强卧拥孤衾。

三更自笑元无睡,万事从来忌有心。

檐角河倾秋耿耿,床头虫语夜愔愔。

若耶溪上蘋花老,倦枕何人听越吟。

(0)

村舍

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

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

红粒炊畬粟,青烟郁涧薪。

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0)

过邻家

病去诗情动,寒深酒戒开。

儿孙扶每出,邻里唤还来。

云重时飞雪,春迟未见梅。

山园多芋栗,夜话且燔煨。

(0)

自儆二首·其一

出仕每辞荣,归休但力耕。

俭勤贫亦足,戒惧祸终轻。

学自不欺始,智由无事行。

书绅及铭座,勉勉尽吾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