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以气鼓,圣人正色。贤以义鼓,暴君意激。
勇义曷分,神结气即。鼓者不知,鼓鼓不识。
心手与瑟,精行其侧。
勇以气鼓,圣人正色。贤以义鼓,暴君意激。
勇义曷分,神结气即。鼓者不知,鼓鼓不识。
心手与瑟,精行其侧。
这首诗《四弦一德(其一)》由明代诗人胡一桂所作,通过“勇”、“圣”、“贤”、“暴”四个形象的对比,探讨了勇气、正义、德行与暴政之间的关系。
首句“勇以气鼓,圣人正色”,将勇气与圣人的正直人格相提并论,强调勇气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接着,“贤以义鼓,暴君意激”则对比贤者的正义行动与暴君的冲动行为,揭示了正义与暴政的对立面。
“勇义曷分,神结气即”一句,提出勇气与正义难以区分的问题,暗示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互交织,难以明确划分。接下来,“鼓者不知,鼓鼓不识”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复杂性,指出那些追求勇气或正义的人往往并不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而盲目追求的结果可能导致误入歧途。
最后,“心手与瑟,精行其侧”以音乐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与行动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在追求勇气、正义与德行的过程中,心灵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勇气、正义与德行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体现及其与权力、暴政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内心修养与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人生异趣各有托,年少何如老人乐。
老来万事不挂眼,乐处勿忧儿辈觉。
疾雷破山吾不惊,亦赖天教闲处著。
两部池蛙当鼓吹,万叠云山作屏幕。
此时真似地行仙,拍酒何须万斛船。
不爱白日升青天,不爱腰缠十万钱。
但爱百年三万六千日,日对芳樽聊自逸。
明日花开花更好,定知不向愁中老。
伊昔苕水滨,诗酒相逆送。
红蕖三百顷,天遣作妙供。
于今几何时,喜惧不同梦。
惊心风月夕,怨笛有残弄。
所嗟老侵寻,不愧官冗从。
当时季孟间,众识长雏凤。
宁知天一角,复此樽酒共。
文章自千古,习气无乃重。
诗如朝阳鸣,一一律吕中。
从游二三骏,蹀躞不受鞚。
阿威有家学,落笔竞豪纵。
伤时复怀旧,一笑得再恸。
公等俱勉旃,如我堪底用。
村田高仰对低窊,咫尺溪流有等差。
我欲浸灌均田涯,天公不遣雷鞭车。
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泥声呷呀。
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嗟我妇子脚不停,日走百里不离家。
绿芒刺水秧初芽,雪浪翻垄何时花。
农家作劳无别想,两耳未厌长呕哑。
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