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阎员外陟》
《酬阎员外陟》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寒夜阻良觌,丛竹想幽居。

虎符予已误,金丹子何如。

宴集观农暇,笙歌听讼馀。

虽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yányuánwàizhì
táng / wéiyìng

hánliángcóngzhúxiǎngyōu
jīndān

yànguānnóngxiáshēngtīngsòng
suīméngyánjiàokuìdàoqíngshū

注释
寒夜:寒冷的夜晚。
良觌:美好的相见。
丛竹:成片的竹林。
幽居:僻静的居所。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此处指机会。
予已误:我已经错过了。
金丹:道教中炼制的丹药,象征长生或修炼。
子何如:你的情况如何。
宴集:宴会聚集。
农暇:农事闲暇之时。
笙歌:吹笙唱歌。
听讼:听取诉讼。
一言教:一句教诲。
道情疏:对道的理解或追求不够深厚。
翻译
寒冷的夜晚阻碍了我们的相见,我想象你居住在那幽静的竹林之中。
我已错失了虎符的机缘,你炼的金丹又如何呢?
在闲暇时观赏农事,余暇时听那笙歌与诉讼的声音。
虽然承蒙你的教诲,但我还是惭愧自己对道的理解不够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独而又有些许感慨的生活状态。首句"寒夜阻良觌",通过对寒冷之夜与良好的床褥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于舒适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丛竹想幽居"则表明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中“丛竹”常象征着幽静和清贫。

第三句"虎符予已误",提到的是古代用于传递命令或作为信物的虎符,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错失或遗漏。而接下来的"金丹子何如"则是对一种高级药材或道教修炼所得仙丹的提问,这里的“金丹”往往象征着修炼成果,而“何如”则是一种自问,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修为是否达到某种境界的疑惑。

第四句"宴集观农暇",描述了诗人在宴席上观察到农夫在劳作后的闲暇时光,这里通过对比,反映出诗人自己的不务正业和内心的不安。紧接着的"笙歌听讼馀"则是说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乐声和诉讼的声音,这些都是对外界生活的感受。

最后两句"虽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表达了诗人虽然接受过别人的指点,但自己仍然感到对于道德修养的理解不够深刻,内心充满了自责之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为和精神追求的严肃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是一篇表达个人隐逸生活体验与内心世界探索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筼筜谷署中即事

三杯薄醉拂桃笙,一枕风窗梦亦清。

天气夜凉新浴后,葛蕉纨扇竹中行。

(0)

雨后桃花

再访仙源桃李空,雨馀犹有两三丛。

东风似解游人意,吹落残花入酒中。

(0)

题画二首·其一

清绝倪迂未易攀,能将水墨继荆关。

疏林斜日茅亭外,一片江南雨后山。

(0)

题湖南处士卷

湖南结屋水云间,十里平湖抱岸还。

日落沙明开玉镜,芙蓉倒浸郭公山。

(0)

聚书楼

楼外长河练带斜,河头水气欲蒸霞。

谁家艇子捕鱼过,冲落小桃一树花。

(0)

春游田家四景之一

竹篱茅舍两三家,屋外青山绿树遮。

行客偶来春已暮,山南山北杜鹃花。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