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至仙居寺》
《重至仙居寺》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山雨鸣钟馀,阡陌断行迹。

高刹隐回冈,流辽汎春泽。

新构门巷更,重临岁月积。

访禅草蘙径,翻经尘在席。

僧斋馀旧突,梵相悬颓壁。

乍见惊梦寤,沈思悔形役。

壮志悲虚遥,衰容感畴昔。

逝者今若何,余留增太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仙居寺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佛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山雨鸣钟馀”,以山雨声与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阡陌断行迹”描绘了雨水使得道路泥泞,行人稀少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与孤独感。

“高刹隐回冈,流辽汎春泽”两句,通过“高刹”(高塔)隐没于回环的山冈之中,以及春水泛滥的辽阔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新构门巷更,重临岁月积”则转而描述了寺内建筑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新修的门巷与积累的岁月形成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变迁。

“访禅草蘙径,翻经尘在席”表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探索与思考,草蘙径(长满杂草的小路)与翻阅经书的场景,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

“僧斋馀旧突,梵相悬颓壁”描绘了僧舍的陈旧与破败,梵像(佛像)悬挂于颓壁之上,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悠久与庄严,也暗示了世事无常。

“乍见惊梦寤,沈思悔形役”表达了诗人初见寺庙时的恍然大悟,以及深思后对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后悔,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最后,“壮志悲虚遥,衰容感畴昔”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伤。

“逝者今若何,余留增太息”则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叹息,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过长滩

尾劄泥涂贱此身,手提鸡肋恋虚名。

芦花伴我头俱白,山色迎秋意转清。

沙软马留金袅印,雁归滩列水犀兵。

尚能趁得黄花酒,听取东篱笑语声。

(0)

次韵员子春游马溪二首·其一

有花栽性地,馀法寄灯房。

虬蜿骈松瘦,钟寒殷谷长。

赤髯班石坐,白骥踏云骧。

一夕参玄客,森森出虎场。

(0)

静邻寺

垂天云影暗溪桥,寺野人稀自寂寥。

游梦已随飞叶落,乱风吹雨竹萧萧。

(0)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其三

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

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0)

和许表民湔江驿四题·其三

笋成森碧玉,麦熟敛黄云。

村酒不堪酌,一杯能易醺。

(0)

句·其一

文林换却山林兴,谁道山人索价高。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