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节妇诗》
《方节妇诗》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北堂树萱草,我忧终不谖。

念彼结发人,溘与朝露先。

眷言在诸孤,曷敢同下泉。

昔看俎豆嬉,今见弱冠年。

慨贤夏侯传,永歌柏舟篇。

怀哉古人心,白首敢自怜。

(0)
鉴赏

这首诗《方节妇诗》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古代节妇精神的赞美,展现了对女性坚韧品质的深刻敬仰。

诗中开篇即以“北堂树萱草,我忧终不谖”起笔,以萱草象征母亲的慈爱,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母亲教诲的铭记不忘。接着,“念彼结发人,溘与朝露先”,诗人追忆已逝的母亲,感叹她生命的短暂,如同清晨的露珠般易逝,表达了对母亲早逝的哀痛之情。

“眷言在诸孤,曷敢同下泉”,诗人转而关注母亲留下的孤儿,表达了自己不敢与母亲一同赴黄泉的决心,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对子女未来的深深忧虑。

“昔看俎豆嬉,今见弱冠年”,诗人回忆起与母亲共度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已长大成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对母亲早逝的无奈和遗憾。

“慨贤夏侯传,永歌柏舟篇”,诗人引用古代贤妻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节妇高尚品德的敬佩,同时以“柏舟篇”为喻,赞美节妇如柏木般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怀哉古人心,白首敢自怜”,诗人感慨于古人对节妇的赞美和敬仰,即使到了老年,也不敢自我怜悯,表达了对古代节妇精神的崇敬和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对节妇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题孙宫允园亭用马司业韵三首·其二

湘北艺兰畹,淮南丛桂山。

芳名谁并美,词客自高閒。

斸石璚为乳,餐芝玉作颜。

蓬壶如可涉,他日许同攀。

(0)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其四

慷慨一丈夫,兹行君岂徒。

指挥调敝卒,谈笑靖边隅。

古塞开新款,全军奏凯俘。

归来谢天子,得似傅甘无。

(0)

香山寺留题释宗林房二首·其一

香山览胜到,绝径扪萝登。

眺迥云烟异,天低风露凝。

地幽防俗客,清论接高僧。

朱缨自不谢,福地何当仍。

(0)

郊兴二首·其二

河曲孤村抱,峰回细路连。

饥莺啼古寺,浴鸟下晴川。

迹已市朝远,心将云水玄。

真游乖良晤,心赏自悠然。

(0)

告中送顾仪部伯从佥宪齐东因柬臬台二三故人

江云横雨暗春天,万户朝开凝碧烟。

行子出门何意气,辉光马上揖金鞭。

白门杨柳风吹发,荏苒柔条不受折。

雨馀带湿如沾泪,总为游人伤离别。

春愁何处最关情,多病思乡失友生。

草色芊眠迷大路,川原迢递阻严程。

遥知稷下非谈辩,不记墙东隐姓名。

(0)

赠张东沙临清兵备

忆昔相逢伤草草,如今再见忻怀抱。

坐来秖是玉山凝,立谈便托金兰好。

君年方壮已高位,鬓发如云施绿黛。

朝日辉光照绶衣,外台意气从轩盖。

诸侯列郡望风裁,将校分营备皂台。

高牙猎猎朱旗建,潭府森森画戟开。

治兵能训常多暇,出众英才称大雅。

虽然授节统军容,却擅落毫增纸价。

七言破的罢弯弧,五采文成才调马。

对座芳香振蕙襟,垂帷纷郁极书林。

共言为政兼儒术,复有寻仙出世心。

莫用酬君惭楚璧,幸须惠我比南金。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