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松》
《两松》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郁郁两松树,根柯亦何奇。

俪彼徂徕山,共此岁寒期。

严霜日夕至,万木蕃以摧。

独秀易为色,居高众所推。

明堂创神京,宫宇何累累。

徵材遍幽僻,斤斧不见施。

风涛起中夜,若有百鬼司。

输垂久不作,吾宁忘愤思。

(0)
鉴赏

这首诗《两松》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对两棵松树的描绘,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傲立风霜的品格,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隐喻与感慨。

首句“郁郁两松树,根柯亦何奇。”开篇即以“郁郁”形容松树的茂盛,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接着“根柯亦何奇”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松树的根部与枝干同样具有非凡之处,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开对松树独特品质的赞颂。

“俪彼徂徕山,共此岁寒期。”这两句将松树与徂徕山并提,暗示松树如同山中之物,共同经历四季变换,尤其是严冬的考验,象征着松树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顽强生存的能力。

“严霜日夕至,万木蕃以摧。”描述了严冬的到来,万物凋零的情景,而松树却能独立于严寒之中,不被摧毁,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独秀易为色,居高众所推。”进一步赞美松树在严冬中的色彩与姿态,以及它所处的高地位,被众人推崇,象征着松树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自我,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赞扬。

“明堂创神京,宫宇何累累。”转而描述了国家的建设景象,宫殿林立,神京初建,暗含对国家繁荣景象的描绘,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徵材遍幽僻,斤斧不见施。”指出为了建造宫殿,需要从偏远地区征召木材,但并未见到斧头的使用,可能暗示了木材的获取方式或对劳动者的尊重。

“风涛起中夜,若有百鬼司。”描绘夜晚突然兴起的风暴,仿佛有百鬼在指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紧张的氛围,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

“输垂久不作,吾宁忘愤思。”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长久未见成果的忧虑与愤慨,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综上所述,《两松》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与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九七许文正公

尊闻行知,潜心圣道。岂惟堂基,巳及阃奥。

司马笃实,伯子粹纯。考亭之后,见子一人。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七十八谢文靖公

谢子贤辅,沉敏有文。和靖御物,从容解纷。

逸志高情,日短途促。召埭悲思,西州恸哭。

(0)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八三煞

享厚禄,已馀饶。只有个、终天一念,忍听风木悲号。

那更扊扅,人一去,音尘杳。

鹡鸰声断,死生骨肉,暗自魂消。愁绪千条。

兀的是、一时凑着。

(0)

清江引·其十

篷窗雨馀还袅袅。静听吾情好。

弦中山水音,笛里关山调。明朝小庭生碧草。

(0)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其七

欲问先生觅大还,浮名绊我愧尘颜。

区中甲子频惊换,自是仙家瞬息间。

(0)

过献县水没坡田荡成巨浸凫鸥葭苇宛似江南风景口占二十八字

摇落枯葭战晚秋,浴凫飞鹭两悠悠。

只疑身在江南地,泖上飘然一叶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