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台创何代,遗址对远川。
雨花不复见,蔓草空翳然。
今晨逐徒侣,偶尔凌其巅。
一眄周四顾,梵宇相蝉联。
黄金佛铸像,玉麈僧谈禅。
侧闻身毒教,本自哀颠连。
谁哉继虞愿,浩叹秋风前。
兹台创何代,遗址对远川。
雨花不复见,蔓草空翳然。
今晨逐徒侣,偶尔凌其巅。
一眄周四顾,梵宇相蝉联。
黄金佛铸像,玉麈僧谈禅。
侧闻身毒教,本自哀颠连。
谁哉继虞愿,浩叹秋风前。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秋日登雨花台》描绘了诗人登临历史悠久的雨花台所见所感。诗的开篇询问台创建于何时,遗址静对远方的江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雨花不复见,蔓草空翳然"表达了对往昔繁花景象的追忆,如今只剩下蔓草丛生,显得凄凉。
诗人今日随众登山,"一眄周四顾",视野开阔,看到相连的佛寺,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浓厚氛围。"黄金佛铸像,玉麈僧谈禅"描绘了僧人静心修行的场景,反映出佛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接下来,诗人提及南亚的"身毒教"(即印度佛教),感叹其曾遭受苦难。
最后,诗人借虞愿之名,表达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谁哉继虞愿,浩叹秋风前",在秋风中发出浩叹,寓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抒怀,富有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