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作·其二》
《除夕作·其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三百六十日,岁朝俄至今。

法云趺坐老,天籁呗歌深。

一饱无余事,千秋有愧心。

明朝是明岁,从此觅知音。

(0)
鉴赏

此诗《除夕作(其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辞旧迎新的时刻,以及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百六十日,岁朝俄至今”,以一年三百六十日的概括,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而“岁朝俄至今”则表达了岁月匆匆,转眼又是一年的感慨。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

接着,“法云趺坐老,天籁呗歌深”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法云”与“天籁”来象征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中,通过“趺坐”这一佛教修行的姿态,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呗歌深”则暗示了内心的歌声深邃悠远,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一饱无余事,千秋有愧心”这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认为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后,内心仍有未尽之事,感到遗憾和愧疚。这既是对个人生活的审视,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渴望。

最后,“明朝是明岁,从此觅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之人的渴望。在新的一年里,诗人希望能够找到那个能够共鸣、理解自己的人,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真挚友谊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内心、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晓起长安道中

野店杂声唱晓寒,一钩残月堕林端。

红楼梦里何曾识,付与行人马上看。

(0)

雨中作

东风吹雨到重城,古屋萧森罢送迎。

帘护浓阴催暝色,檐飞急溜作泉声。

落红殷地榴初褪,浅碧侵阶藓又生。

最是三餐才报罢,短童携出瓦镫檠。

(0)

隋丁道护书启法寺碑

隋书罕署名,道护碑传二。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丁真合同参,谁问楞伽字。

(0)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六

故事虚张谕蜀文,悬军安养募新军。

山中城破官仍在,阃外兵哗将不闻。

大贾随营缘我富,连村无寇是谁焚。

烽烟未扫偏流毒,万鬼含冤指阵云。

(0)

泰山道中·其二

山人渡海来,告我山势尊。

波面日出时,与山相吐吞。

遥看不知山,谓是天有根。

峰棱破空垂,倒挂日月轮。

青冥一气中,高下固不分。

伊谁启鸿濛,当有主者存。

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0)

昭君怨

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

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