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想气数,积久多繁忧。
岁岁火云举,村村儿女啾。
但闻井里空,不见禾黍稠。
年荒议论杂,心微涕泗流。
步出自西门,好雨从东畴。
菜甲行可摘,稻花靡不抽。
三辅多稼穑,此外吾无求。
端居想气数,积久多繁忧。
岁岁火云举,村村儿女啾。
但闻井里空,不见禾黍稠。
年荒议论杂,心微涕泗流。
步出自西门,好雨从东畴。
菜甲行可摘,稻花靡不抽。
三辅多稼穑,此外吾无求。
这首清代诗人汤鹏的《喜雨(其一)》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内心忧虑国家和民生疾苦的情景。首句“端居想气数”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深深忧虑,而“积久多繁忧”则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焦虑情绪。接下来,诗人通过“岁岁火云举,村村儿女啾”形象地描绘了连年战乱和百姓的哀怨之声。
然而,当诗人走出西门,看到“好雨从东畴”,感受到雨的降临,他感到一丝希望,因为“菜甲行可摘,稻花靡不抽”,意味着庄稼有了生机。他欣喜于“三辅多稼穑”,认为丰收在望,除此之外别无所求,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又有对天降甘霖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期盼国泰民安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