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
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
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这首清代顾钰的《昭君怨》描绘了一位女子以千里红妆远嫁和亲的悲壮场景。首句“红妆千里为和亲”展现了王昭君出塞的决心与美丽,即使身处遥远的边疆,她的装扮依然鲜艳夺目。次句“倾国芳姿画未真”则暗示了她的绝世容颜,即使是画师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真实风采。
诗中“不恨妾身投塞外”表达了昭君对自身命运的淡然,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尽管远离家乡。然而,“却怜汉室竟无人”流露出她对汉朝统治者的失望,惋惜汉室未能识人用人,未能保护自己免受和亲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昭君的视角,揭示了和亲制度下的女性牺牲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决策的批判。顾钰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让人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深深同情。
春水盈池塘,孤蒲吐新绿。
潜鳞忽惊起,扬鳍弄晴旭。
两两同队游,倏往又忽复。
或跃龙门去,施霖启生育。
或居江湖间,洋洋适所欲。
去者不复见,居者无与续。
我观画图鱼,凄然乱心曲。
鱼我两相忘,太湖千顷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