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雨到重城,古屋萧森罢送迎。
帘护浓阴催暝色,檐飞急溜作泉声。
落红殷地榴初褪,浅碧侵阶藓又生。
最是三餐才报罢,短童携出瓦镫檠。
东风吹雨到重城,古屋萧森罢送迎。
帘护浓阴催暝色,檐飞急溜作泉声。
落红殷地榴初褪,浅碧侵阶藓又生。
最是三餐才报罢,短童携出瓦镫檠。
这首清代诗人宋茂初的《雨中作》描绘了雨后城市中的景象。首句“东风吹雨到重城”,写出了雨从东风中飘洒入城,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气氛。接着,“古屋萧森罢送迎”描绘了古老房屋在风雨中静默无声,仿佛卸下了迎接和送别客人的疲惫。
“帘护浓阴催暝色”描绘了雨滴打在帘幕上,使得室内阴暗加重,天色渐晚。檐头的急流如泉水般落下,声音清晰可闻。“落红殷地榴初褪”则通过落花满地的场景,暗示了季节的转换,石榴花已开始凋零。最后,“浅碧侵阶藓又生”写出了青苔在雨后悄然生长,显示出自然的生命力。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城市的寂静与生机,尤其是最后一句“最是三餐才报罢,短童携出瓦镫檠”,描绘了雨后家庭生活的日常琐事,孩童提灯而出,增添了生活的人情味,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深体悟。整首诗情感内敛,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