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一棹胥江路,无数青峰似玉攒。
山好能增林麓胜,诗成聊当画图看。
村墟夕照鸡栖晚,绰楔秋风马鬣寒。
回望白云亲舍近,难凭修竹报平安。
扁舟一棹胥江路,无数青峰似玉攒。
山好能增林麓胜,诗成聊当画图看。
村墟夕照鸡栖晚,绰楔秋风马鬣寒。
回望白云亲舍近,难凭修竹报平安。
这首清代诗人李德仪的《曲郡至木渎郊和即目》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秀美画面。首句“扁舟一棹胥江路”,以轻舟荡漾在胥江之上,展现出诗人旅途中的悠闲与惬意。接下来的“无数青峰似玉攒”则运用比喻,形容两岸青山如玉般簇拥,景色如画。
“山好能增林麓胜”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灵的提升,诗人认为美景使原本就优美的山林更加动人。他以“诗成聊当画图看”表达出欣赏美景后的灵感涌动,将眼前的景色化为诗篇,仿佛是将画作转化为文字的视觉享受。
“村墟夕照鸡栖晚”描绘了傍晚时分,村庄沐浴在夕阳余晖中,鸡群归巢的宁静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和谐。而“绰楔秋风马鬣寒”则通过秋风拂过马鬃的微凉,增添了季节的韵味,让人感受到一丝秋意。
最后,“回望白云亲舍近,难凭修竹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牵挂。他遥望远方的白云,想象着家的温馨,却只能借由修竹寄托平安的祝愿,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气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田园诗。
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
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
水鹤沙边立,山鼯竹里啼。
谢家曾住处,烟洞入应迷。
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
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馀滋含宿霁,众妍在朝暾。
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
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
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
目尽有馀意,心恻不可谖。
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
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
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
虽无成立效,庶以去思论。
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
祁乐后来秀,挺身出河东。
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
有时忽乘兴,画出江上峰。
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飒飒生清风。
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
少华与首阳,隔河势争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满关中。
置酒灞亭别,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时,为谢五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