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书边事》
《再书边事》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shūbiānshì
táng / zhāngqiáo

wànshā西kòupíngquǎnyángqúnwàizhùkōngchéng
fēnyínghuǒshāoyúnyuǎn

xiàolièqiūdiāolüècǎoqīng
qínjiāngsuíjiéfānliúhànjiāqīng

qiāngróngshígānlǎodāngshíshèngzhǔmíng

注释
万里沙:广阔的西部沙漠。
西寇:西部的敌寇。
已平:已被平定。
犬羊群:喻指敌寇,将其贬称为如犬羊般的野蛮人群。
空城:无人防守或无实际作用的城池。
分营:军营分散排列。
夜火:夜晚的篝火。
烧云远:火光映照,仿佛烧红了远处的云朵。
校猎:古代的一种军事训练与娱乐活动,即大规模狩猎。
秋雕:秋季翱翔的雄鹰。
掠草轻:形容鹰快速掠过草地,动作轻盈。
秦将:秦地(泛指中国西北地区)的将领们。
力随胡马竭:奋力作战直至胡人的战马精疲力竭。
蕃河:番族(泛指少数民族)地区的河流。
流入汉家清:这些河流如今也汇入了汉民族地区的清澈河川,象征疆域统一、和平稳定。
羌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此处泛指边疆地区的民族。
不识:未曾经历或认识。
干戈老:兵器与战争的沧桑变化,暗示长期和平。
须贺:应当庆祝或歌颂。
当时圣主明:当今圣明的君主及其开创的盛世。
翻译
广阔的西部沙漠中,敌寇已被平定,他们在羊群之外徒然修筑一座空城。
军营在夜晚分列,篝火熊熊,如同烧红了远方的云朵;秋季狩猎时,雄鹰疾掠过草地,动作轻盈。
秦地的将领们力战至胡马疲倦,番族的河流如今也汇入了汉家的清澈河川。
羌戎之人尚未见识过兵器与战争的沧桑,他们应当歌颂当今圣明君主的盛世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边塞安宁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边疆地区由动乱到太平的巨大变迁。首句“万里沙西寇已平”,直接点明了边疆的战事已经结束,安全得到恢复。“犬羊群外筑空城”则通过生动的细节,形象地展示了边疆地区的宁静与繁荣,仿佛连动物们都在享受和平带来的安宁。

中间两句“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描绘的是军队夜宿时点燃的篝火映红了遥远的云端,以及秋季狩猎时空中的雕鹰在轻拂过草地的情景。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军事行动的壮观,也反映出边疆地区广阔无垠的自然风光。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两句,则表明了军队的力量足以征服异族,以及由此带来的和平与清净。这里的“胡马”指的是边疆地区的外来民族,而“蕃河流入汉家清”则象征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水流归于一统,表达了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

最后两句“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意味着那些曾经的敌人——羌戎民族,如今已不再熟悉战争的残酷,而是享受和平带来的安宁。诗人通过这些字句,表达了对“当时圣主”的赞誉,这位君主智慧与英明,为边疆地区带来了长久的太平。

整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鲜活的细节和深远的意境,将边塞生活的变迁与和平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地区深刻的观察,也流露出对盛世太平的无限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阅去年日录簿此日寓娄谅氏怅然成诗

去年今日正阳生,觅句论文暂鲤庭。

北雁不来西梦切,杖藜何处问君平。

(0)

牧后坊

遮莫风霜暮景侵,又因晴牧事幽寻。

邻童供命诸生侍,一曲真诠击壤吟。

(0)

近衢州

水原将尽话西江,红叶归心日夜忙。

犹爱越山看不饱,焉知孤棹尚他乡。

(0)

子陵钓台

王孙旧是布衣伦,岁晚如何又屈身。

不有先生高致在,滔滔俱羡拂须人。

(0)

吕城坝

云散青霄月放明,时闻前岸浩歌声。

平生湖海希踪迹,始向丹阳识坝名。

(0)

别金陵道次五显旧游口占授章余李三友

客中欣遇二三生,送送无端故国情。

佳丽山川同一览,楼台高下凤凰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