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吹雨洒香埃,丹凤楼高锦幄开。
膜拜两街花簇骑,金幢争看剌麻来。
暖风吹雨洒香埃,丹凤楼高锦幄开。
膜拜两街花簇骑,金幢争看剌麻来。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燕京在春日里的一场盛大的仪式场景。暖风轻拂,细雨飘洒,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尘埃的气息。丹凤楼高耸入云,楼门大开,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即将到来的庆典而欢腾。街道两旁,花簇拥着骑马的人群,他们膜拜着,场面庄严肃穆。金幢闪耀,人们争相观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剌麻”的到来,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外来使者或贵宾。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明代京城燕京在特定节日或庆典中的繁华景象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历史韵味。
远游旅食荒山里,竹鼠山鸡污刀几。
鸣鞭走送来扣门,眼明忽见衔环子。
江南今秋禾黍熟,场间啄穗惊不起。
正缘一饱堕网罗,包裹头颅行万里。
登盘始欣不负腹,下箸未及先染指。
略须沃酒助甘腴,更觉披绵愈丰美。
使我转忆江湖乡,水珍海错那可忘。
十年不见尚能说,楚人未数鲤与鲂。
蛤蜊含浆自有味,蟹螯斫雪仍无肠。
红螺为酱胜食肉,白?作炙如截肪。
江瑶石首最贵者,千金一枚谁得尝。
但愿浮家老吴越,此生不愿尚书郎。
卫尉筑此堂,栋宇真杰立。
几容五百坐,可饮三千客。
府中省文书,堂上会亲戚。
金杯浪翻江,铜盘光吐日。
侍女发清歌,华筵美遥夕。
当时倏分散,回首遂陈迹。
岂知吾继来,复见少长集。
虽诚慰阔绝,得无感畴昔。
在者皆其孙,乐极悲且泣。
欢娱殆不减,左右或太息。
谅曾事卫尉,始壮今发白。
诸郎各勉旃,宗族期烜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