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

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诗中充满了对吴思道藏海诗集的赞赏与模仿之意。李之仪在诗中表达了对吴思道诗歌风格的独特见解,认为其作品如同在月色与花影间剪裁出的美景,既充满情感又富有艺术性。

“唐末诗人自一家”,开篇即点明了吴思道在诗歌领域的独特地位,仿佛是唐代末期的一位独立的诗人,独树一帜。接下来,“剪裁风月间莺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吴思道诗歌中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如同在月光下剪裁出的莺歌燕舞,生动而富有诗意。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吴思道诗歌的高超技艺,无论是篇章结构还是文字运用,都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才华。这里的“凭陵堕绪”可能是指诗歌中情感的强烈冲击力,“篇篇胜”则强调了每一首诗都超越前作的卓越成就。“点缀馀妍字字斜”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精妙与独特,每个字都像是精心布置的装饰,斜斜地排列,既不呆板也不失韵律之美。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远水与连天相接,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而夕阳下的霞光与栖息的乌鸦,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思道诗歌深刻内涵的感慨。他认为吴思道的诗句如同书法中的警句,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吴思道因种种原因而流落他乡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其作品价值的再次赞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吴思道诗歌的赞美与模仿,展现了李之仪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吴思道及其作品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

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东园花政好,去岁客重来。

兄弟皆名士,文章动上台。

倾城倾国色,也用觅良媒。

(0)

孙季蕃死诸朝士葬之于西湖之上

卜宅西湖上,花翁死亦荣。

诙谐老方朔,旷达醉渊明。

风月生前梦,歌诗身后名。

风流不可见,肠断玉箫声。

(0)

光泽溪上

舣棹西岩下,舟人语夜阑。

风林无鸟宿,石窟有龙蟠。

月色连沙白,滩声入梦寒。

晓来新得句,寄与故人看。

(0)

小畦

小畦寻丈许,凿壁置柴扉。

雨后菜虫死,秋来花蝶稀。

插篱新种菊,抱瓮已忘机。

俗客忽相访,妨人洗布衣。

(0)

久客还乡

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0)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诗及晚唐诗因有论诗十绝子文见之谓无甚高论亦可作诗家小学须知·其一

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

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