箯舆曾约下山颜,白足尘缘等是悭。
贪为水云留物外,劣容纸墨到人间。
银潢一掬愁枯肺,金钥千重想上关。
病客此身似笼鸟,何时毳衲对斓斑。
箯舆曾约下山颜,白足尘缘等是悭。
贪为水云留物外,劣容纸墨到人间。
银潢一掬愁枯肺,金钥千重想上关。
病客此身似笼鸟,何时毳衲对斓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寄兜率悦禅师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感慨。
首句“箯舆曾约下山颜”,以“箯舆”(竹轿)象征与禅师的约定,表达了诗人对与禅师相聚的期待。次句“白足尘缘等是悭”,以“白足”比喻禅师的修行生活,暗示尘世的束缚与修行者的超脱形成对比。
接着,“贪为水云留物外,劣容纸墨到人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文字记录的渴望,既展现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银潢一掬愁枯肺,金钥千重想上关”,通过“银潢”(银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渴望,而“金钥千重想上关”则寄托了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最后,“病客此身似笼鸟,何时毳衲对斑斓”,诗人自比为病中的囚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期待着未来能与禅师一起,穿着僧衣,面对斑斓的世界,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束缚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乳燕穿帘,乱莺啼树清明近。
隔帘时度柳花飞,犹觉寒成阵。长记眉峰偷隐。
脸桃红、难藏酒晕。背人微笑,半亸鸾钗,轻笼蝉鬓。
别久啼多,眼应不似当时俊。
满园珠翠逞春娇,没个他风韵。若见宾鸿试问。
待相将、彩笺寄恨。几时得见,斗草归来,双鸳微润。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
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