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诗人在树高蝉多的环境中感受着蝉鸣声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诗中的意境是凉爽而又略带哀伤,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这里诗人通过高树与蝉鸣的声音,传达了一种秋意浓厚的氛围,同时蝉声的断续不均,也映射出一种生灵易逝的哀愁。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这两句表明诗人不仅自己被这种氛围所触动,连周围的人也为之所震惊。这里“居客”可能指的是与诗人相似的旅途者或是有着相同感受的朋友。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心境变化,即便在夏末秋初,时间的流逝仍旧让人感到迫切,而新的秋天则又带来了一种不同的思绪。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诗中的“危湍”可能指的是急促的蝉鸣声,与平缓的乐音形成对比,表达出学习音乐之难。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传递了一种修行艺术、追求高洁境界的不易。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这两句中,“敩”可能是指琴弦,而“金重”则象征着坚固和纯净。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坚持内心高洁、无欲的追求。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这里“青松”象征着长寿与坚韧,而“白发”则是时间流逝的标志。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易逝和个人的成长变化的感慨。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在傍晚时分,蝉鸣声更加清晰,而“迎风翼”则可能是指诗人如同鸟儿一样,希望借助风力飞翔,追求自由和超脱的境界。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这两句中,“单嘶”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凄清的声音,而“馀响”则是蝉鸣声的余音。诗人通过对比,传递了对往昔时光和空寂之地的怀念。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静坐于松林之间,与轻风中的竹声共处的景象。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最后两句中,“饮露”可能是指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而“高洁未能名”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高洁无比的精神状态。
一幅鲛绡,写照如生,不知名媛何人。
但嫣然欲笑,窈窕传神。
彷佛帘前顾影,依稀花底回身。
是倾城尤物,螺黛凝羞,环佩无尘。
赵颜软障,灰酒盈樽,临风频唤真真。
浑不比、崔徽小巷,魂断朝云。
两点秋波注意,半弯罗袜生春。
可能学得,画屏游女,闲踏花茵。
晚风前,朱楼下,旧相逢。正画桥、烟柳丛丛。
娉婷韵度,秋千红粉斗春风。
雕鞍玉勒,为伊驻、半晌从容。
叹轻云,容易散,琉璃破,已成空。奈多情、李白桃红。
朝朝暮暮,锁巫山十二高峰。
怀中点检江皋佩,惆怅墙东。
官场蹴鞠,禁院秋千,处处乱红轻绿。
楼阁蓬瀛,山河锦绣,无数冲花骑竹。极望烟盈目。
尽新钻榆柳,早传宫烛。
知多少、王候第宅,薄暮笙歌,宴饮金谷。
舞试踏青鞋,越艳吴娃,湘裙六幅。
昨日燕泥湿透,柳絮飘迟,春锁一天霢霂。
思妇梦回,行人魂断,红杏村垆酒熟。
更喜逢晴燠,竞嬉游、陇上墦间风俗。
看一路、纸钱飞蝶,杜鹃染泪,淡妆浓抹。娇声哭。
归家儿女灯前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