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秋声静。疏帘外、数点飞来破瞑。
轻沾叶露,暗栖花蕊,乱翻银并。
有时团扇惊回,又巧坐、人衣相映。
空自抱、熠耀微光,愿增照金枢景。
几番去傍深林,来穿小幔,高低不定。
随风欲堕,带雨犹明,流辉耿耿。
隋家宫苑何在,腐草于今无片影。
向山堂且伴幽人,琴书清冷。
四壁秋声静。疏帘外、数点飞来破瞑。
轻沾叶露,暗栖花蕊,乱翻银并。
有时团扇惊回,又巧坐、人衣相映。
空自抱、熠耀微光,愿增照金枢景。
几番去傍深林,来穿小幔,高低不定。
随风欲堕,带雨犹明,流辉耿耿。
隋家宫苑何在,腐草于今无片影。
向山堂且伴幽人,琴书清冷。
这首《宴清都·萤火》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萤火虫在秋夜中的独特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词中以“四壁秋声静”开篇,营造出一片宁静的秋夜氛围。接着,“疏帘外、数点飞来破瞑”,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萤火虫从远处飞来的画面,打破了夜的沉寂,增添了生机。随后,“轻沾叶露,暗栖花蕊,乱翻银并”,细腻地描绘了萤火虫在自然界的活动轨迹,它们轻柔地触碰着露水,栖息在花蕊间,翻飞时银光闪烁,展现出一种灵动之美。
“有时团扇惊回,又巧坐、人衣相映”,进一步展现了萤火虫与人类世界的微妙互动,它们或许会突然出现在团扇上,或是巧妙地落在人的衣裳上,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的画面。而“空自抱、熠耀微光,愿增照金枢景”,则表达了萤火虫虽微小却有着照亮世界的心愿,虽无力改变现实,但其光芒依然能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几番去傍深林,来穿小幔,高低不定”,描述了萤火虫在不同环境中的穿梭,它们时而在深林中游走,时而穿过轻柔的小幔,展现出其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接下来,“随风欲堕,带雨犹明,流辉耿耿”,更将萤火虫的坚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在风雨中也依旧明亮,其光芒不减。
最后,“隋家宫苑何在,腐草于今无片影”,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衰败的感慨。而“向山堂且伴幽人,琴书清冷”,则以山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和谐统一。
整首词通过对萤火虫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崚嶒瘦骨醒犹狂,餔醊羞随举世忙。
游倦祢衡常灭刺,客来江敩欲移床。
墦间富贵怜东郭,坐上伊优笑北堂。
未许车尘涴襟袖,岁寒自惜薜萝裳。
客去亦已久,独游谁与同。
相看如胜侣,小立逆香风。
色岂依僧浅,娇疑向日融。
无嫌煞风景,啜茗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