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二》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二》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楚客思君赋澧兰,关山迢递梦来难。

风前白雁飞飞远,霜后丹枫落落寒。

碣馆三秋愁桂玉,乡书千里比琅玕。

蓬茆自是烟霄隔,惆怅无因附短翰。

(0)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楚客思君赋澧兰”,以楚地客子的身份,寓言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如同澧水兰花般浓郁。接着,“关山迢递梦来难”描绘了山高路远,连梦境中与友人相见也显得困难重重。

“风前白雁飞飞远,霜后丹枫落落寒”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离别之苦,白雁南飞,象征着友人远离,而霜后枫叶飘零,更显凄凉。诗人将自己的愁绪寄托于“碣馆三秋愁桂玉”,将对友人的思念比喻为珍贵的桂玉,即使相隔千里,书信亦如琅玕美玉,传递着深情。

最后两句“蓬茆自是烟霄隔,惆怅无因附短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仿佛被蓬茅般的现实阻隔,无法轻易通信的无奈和惆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感赋七首·其三

岛屿通群盗,风尘动六州。

苍茫淮海暮,摇落楚荆秋。

城垒从堕废,弓刀竟隐收。

向来经国意,徒重腐儒忧。

(0)

黄坊

风色愁将夕,离人欲断魂。

云深知积水,烟淡识孤村。

钓艇遥相并,沙鸥故不喧。

忽思携稚子,踏雪过南园。

(0)

戏呈庐陵李司曹

羡尔城阴屋,居来颇类村。

竹枝斜点地,松树直当门。

稚子青衣短,慈亲白发繁。

客愁仍满眼,骑马雨昏昏。

(0)

流江八景歌

望龙门,渺飞雪,皎若三山白云阙。

仙人踏岩石,石上迹欲灭。

恍惚重楼珠幢夜腾结,北风吹沙江水裂。

望西山,愁暮雨,青屏冥冥龙出舞。

真僧入定石卧虎,遥见绝壁中开露。

祗树邅予游兮江之南,月皎皎兮浸汪涵。

素娥抱玉骑紫蟾,冯夷缩手不敢探,但见光采烂烂千丈摇虚潭。

招予舟兮石浦,春涛浩兮不可以渡。

风轰铿兮雷怒,忽中流以回顾,闻阗阗之戍鼓。

宣华屹其云中,天鸡鸣兮咽霜钟。

耿疏星之光曙,见十二之青峰。

复忽兮将夕,落景飞兮乱山赤。

眺长洲兮汎珠湖,棹木兰兮拾明珠。

山有松柏兮水有芙蕖,高可樵兮深可渔。

乐哉江南兮伊美人之所居。

(0)

胡思齐逃酒潜归陷于淖中萧翀遣人追之不及而返赋此戏赠

胡君奇气不可束,掉头只怕杯中醁。

南溪三日醉如泥,昨夜潜奔似惊鹿。

横行冲雨踏麦畦,纵有绝足何由追。

归来主人怒骂仆,愁杀春衣泥漉漉。

(0)

园居杂兴八首·其六

荷锄出东皋,我黍忽已苗。

苗短不自持,百草势转骄。

良苗异本根,芜秽乃独超。敢辞?耘勤,永愧雨露饶。

周雅永思古,王风竟颓凋。

人生重所务,岂独在夕朝。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