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额飞花日正迟,选林晴鹊弄春姿。
主人金印累累地,曾见山中变化时。
帘额飞花日正迟,选林晴鹊弄春姿。
主人金印累累地,曾见山中变化时。
这首诗描绘了喜鹊在晴朗春日中的生动场景,以及对一位曾经见识过山中变化的主人的赞美。
首句“帘额飞花日正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阳光尚未炽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帘幕上似乎也沾染了飞舞花瓣的痕迹。这一句通过“飞花”和“日正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次句“选林晴鹊弄春姿”,将视线转向林间,聚焦于一群喜鹊。它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或跳跃,或飞翔,展现出春天特有的活力与灵动。这里的“弄春姿”不仅描绘了喜鹊的动作,更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情感,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后两句“主人金印累累地,曾见山中变化时”,则转向对一位拥有丰富经历的主人的描述。这位主人或许曾是官员,金印累累象征其显赫的地位和过往的辉煌。然而,诗人的重点并不在于展现主人的物质财富,而是通过“曾见山中变化时”这一句,暗示主人曾经经历过自然界的种种变迁,见证了山林间的四季更迭与生命的循环。这不仅增加了人物的深度,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的巧妙刻画,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黑云状如兽,片月来点睛。
虽云巧相合,望去如画成。
少焉月相左,云亦枝叶生。
流光本无碍,空际惟孤明。
我妄当在目,因目咸可名。
正恐所见浊,兼虑淆太清。
难将须臾影,试语终身盲。
夜深月犹落,云敛天更晴。
此景已陈迹,戏论谁当评。
双鬓渐生皤,欢情已减半。
年华不少留,中宵发浩叹。
功业似虚花,诗书余清玩。
骨肉欣团聚,朋辈惊萍散。
纸窗竹屋间,灯火青荧伴。
今岁云暮矣,明朝又新旦。
豹变岂敢期,鼠迹喜盈案。
风欺梅影颓,雪压松梢乱。
平生抱懒癖,常复忘栉盥。
争先谢蹻捷,退步希迂缓。
羞涩愧空囊,充箧谁朽贯。
激烈丈夫勇,睥睨儿女懦。
与俗多参商,处世忘冰炭。
庐山胜终南,招隐何须馆。
冬尽剩余寒,春早得轻暖。
乐圣一衔杯,对影忽成粲。
遇顺饶有智,逢艰或失算。
究以从政久,经事实明练。
屡罢屡复用,中心惜英彦。
践历更老成,遂掌丝纶涣。
西师频建功,然职在参赞。
土尔扈归顺,经理实妥善。
六日靖临清,则信资伟干。
燮理原未久,勋伐诚可按。
怀旧不能忘,凄然一染翰。
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明簪。
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联骖。
瓜代早装行李,兰熏重整朝衫。
雨余山色净于蓝,秋燕更喃喃。
凄凉风月阳关道,和离思、摹入诗缄。
一曲骊歌人去,月明千里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