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在溪之南,妾在溪之北。
一水自盈盈,日夜长相忆。
忆郎二月来,溪口花正开。
忆郎三月去,溪头柳飞絮。
柳絮乱夕曛,唤郎郎不闻。
梦魂不怕险,飞过一溪云。
云深郎不见,溪水白于练。
可怜鸳与鸯,翻成劳与燕。
溪水远接天,怜郎亦自怜。
何当北风大,吹妾到郎边。
郎在溪之南,妾在溪之北。
一水自盈盈,日夜长相忆。
忆郎二月来,溪口花正开。
忆郎三月去,溪头柳飞絮。
柳絮乱夕曛,唤郎郎不闻。
梦魂不怕险,飞过一溪云。
云深郎不见,溪水白于练。
可怜鸳与鸯,翻成劳与燕。
溪水远接天,怜郎亦自怜。
何当北风大,吹妾到郎边。
这首《相思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远方郎君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自然界的溪流作为情感的载体,将女子的相思之情寄托于流水之中,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首句“郎在溪之南,妾在溪之北”,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两人相隔两地的现状,为后续的情感铺垫。接着,“一水自盈盈,日夜长相忆”两句,通过溪水的流动,象征着女子日日夜夜的思念之情,生动地展现了相思的绵长与深沉。
接下来,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从“二月来,溪口花正开”到“三月去,溪头柳飞絮”,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累积。特别是“柳絮乱夕曛,唤郎郎不闻”一句,以柳絮随风飘散,比喻女子的呼唤无人应答,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与心酸。
梦中的相会是女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她不怕路途遥远,梦魂穿越溪水,飞向郎君所在之处。“云深郎不见,溪水白于练”两句,描绘了梦中景象,虽然郎君未能相见,但女子的心却如同清澈的溪水般纯净,充满了对郎君的深情。
最后,“可怜鸳与鸯,翻成劳与燕”一句,以鸳鸯与燕子的对比,表达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尽管溪水远接天边,女子依然自怜,期待着北风大起,能将她吹送到郎君身边,实现心灵的相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对郎君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相思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相公能辞一品官,不能辞他九转丹。
相公能却万钟粟,不能却他长生箓。
潭潭之居移气体,新年七十儿童似。
朝明见客步如飞,窗下时时看细字。
高车得似垂车荣,巍冠何如挂冠清。
深衣独乐真天人,谁其友之聃与彭。
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
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
学古成儒癖,敦风荡俗讹。
周公法已矣,原宪事如何。
母老禄未及,身闲鬓不皤。
新文海裔播,旧业钓竿拖。
宁戚歌宁发,麻姑使屡过。
时人一握小,吾道片云多。
友弟俱游宦,池樊自摭莎。
闻猿诗兴逸,敲户酒徒罗。
乡里名光也,朝廷礼后么。
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