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瑟,远听寒砧声急。
应念征鸿无信息,夜凉吹玉笛。
几许红楼岑寂,梦断楚江兰泽。
明月梧桐清露滴,暗蛩吟败壁。
风萧瑟,远听寒砧声急。
应念征鸿无信息,夜凉吹玉笛。
几许红楼岑寂,梦断楚江兰泽。
明月梧桐清露滴,暗蛩吟败壁。
这首明代崔嫣然的《谒金门》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归的画面。"风萧瑟"开篇,以冷峭的秋风渲染出凄清的氛围,"寒砧声急"则暗示了远方战事或劳作的痕迹,引发听者的思乡之情。"应念征鸿无信息",诗人借鸿雁寓言,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接下来的"红楼岑寂",通过描绘寂静的红楼(可能指闺阁或住所),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梦断楚江兰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梦境中的美好之地(楚江兰泽)与现实的孤寂形成对比,增添了哀愁。"明月梧桐清露滴",夜晚的月光洒在梧桐上,露水滴滴,更显寂静,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主人公的无尽期盼。
最后,"暗蛩吟败壁"以暗夜里的蟋蟀声衬托出环境的荒凉,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哀伤。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的深深挂念。
郑侯好客如郑庄,客常满座酒满觞。
春来洛城被花恼,千金一醉姚家黄。
慇勤置酒急招唤,更来古寺窥红妆。
春风微寒春雨细,秉烛看花花已睡。
春光骀荡与妖妍,夜色侵凌增妩媚。
卧枝不起终无言,脸泪欲垂如有意。
樽中有酒客当歌,我醉欲眠人未起。
君不见春来雨急风屡颠,危芳堕地无馀妍。
扫花恐被落红笑,持杯欲倩何人传。
愁多满怀乐事少,人自惜花天不怜。
烹羊炰羔且为乐,酒酣耳热亦不恶。
明朝有兴却重来,莫遣残红抱青萼。
汉宫侍女知几千,争妍取宠俱可怜。
谁知恩爱托画手,黄金买得昭阳眠。
昭君自恃玉颜好,未信光阴镜中老。
不知万里嫁胡儿,憔悴蛾眉葬秋草。
忆得昭君初嫁时,含羞忍泪无人知。
胡天漫漫沙漠远,空抱琵琶说别离。
捐金得宠固可耻,委身胡酋不如死。
世间妍丑何曾分,自古贤愚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