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百僚长,历代皆有之。
所用有贤否,邦以分安危。
惟彼太公望,桓桓定周基。
至于尹氏徒,宁逃小雅讥。
汉唐姑勿论,我朝有元龟。
潞公四朝老,德望镇华夷。
咄哉京桧侂,言之可歔欷。
近者扬王庭,举朝莫言非。
太潞不可作,吾其谁与归。
太师百僚长,历代皆有之。
所用有贤否,邦以分安危。
惟彼太公望,桓桓定周基。
至于尹氏徒,宁逃小雅讥。
汉唐姑勿论,我朝有元龟。
潞公四朝老,德望镇华夷。
咄哉京桧侂,言之可歔欷。
近者扬王庭,举朝莫言非。
太潞不可作,吾其谁与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的《感事》,通过对历史中太师这一官职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领导者的期待和对当政者的批评。诗中提到太师作为百僚之首,其人选对于国家的安危至关重要。诗人以姜太公和尹氏为例,赞扬了像姜太公这样有贤能的人奠定了周朝的基础,而尹氏则因无德而受到《小雅》的讽刺。接着,诗人提到汉唐时期暂且不论,但在本朝(宋朝)却有如元龟般的贤臣,如潞公,他德高望重,能够镇抚华夷。然而,诗人对权臣京桧侂表示谴责,他的言行令人悲叹。最后,诗人感叹当朝杨王庭的风气,满朝无人敢言是非,忧虑太师之位不宜滥授,表达了对理想领袖的渴望和个人归属的迷茫。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公正贤良政治的向往。
君不见正心修行诸佛子,以见非心故不忧。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
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
设使住时终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
不见我时于无我,善哉设性任沈浮。
世间妄想无真实,吾于此中何所求?
只用非心觉非觉,亦复正修于不修。
若人不知如此处,不应称名作比丘。
为个痴心作奴仆,爱结缠之不自由。
而此更增诸苦恼,永劫长涂三界囚。
生死相连弥复甚,盼不能得永长休。
行路难,路难无令过诸念。
无念之念乃为真,真念无真还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