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临上人》
《赠临上人》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不计禅兼律,终须入悟门。

解空非有自,所得是无言。

眼豁浮生梦,心澄大道源。

今来习师者,多锁教中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línshàngrén
táng / xún

chánjiānzhōngmén
jiěkōngfēiyǒusuǒshìyán

yǎnhuōshēngmèngxīnchéngdàoyuán
jīnláishīzhěduōsuǒjiàozhōngyuán

注释
不计:不顾虑。
禅兼律:禅宗和律宗。
悟门:领悟的境界。
解空:理解空性。
非有:并非实有。
无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眼豁:眼界开阔。
浮生梦:人生的虚幻梦境。
大道源:大道的根本。
习师者:追求学问的人。
教中猿:教条束缚下的比喻,像被囚禁的猴子。
翻译
不考虑禅宗与律宗的区别,最终还是要进入领悟的境界。
理解空性并非实有,所获得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真理。
眼睛开阔,看透人生的虚幻梦境,心灵清澈,洞察大道的根本。
如今追求学问的人,大多陷入教条的束缚,如同被囚禁的猴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题为《赠临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探讨禅学的修行与悟理之道。

“不计禅兼律,终须入悟门。”这一句强调了对于禅宗而言,不仅是禅定和戒律的实践,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内心的真实悟透。这两者的结合,是为了最终打开悟门,让修行者真正理解生命和宇宙的本质。

“解空非有自,所得是无言。”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禅学中“空”的理解。这个“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个超越语言描述的境界。在这种理解下,修行者所得到的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智慧。

“眼豁浮生梦,心澄大道源。”诗人通过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心灵状态,那就是眼中看破世间万象如同梦幻,而内心却清晰明了,通达于宇宙的大道之源。这是禅修达到的一种境界,既超脱世俗,又深入生命的根本。

“今来习师者,多锁教中猿。”最后一句,诗人批评那些只追随老师、机械学习佛法而未能悟到真谛的修行者。他们就像被囚禁在“教”这个框架中的猿猴,不能自主飞翔。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禅学造诣,也表现出了对当时佛学界中流于表面的学习方式的批评。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蝶恋花.晓发

瑟瑟西风帘外卷。绿水红村,小棹随流转。

叶老欲飞霜乍染。疏星倒向波心糁。

客枕惺忪寒意惨。秋夜偏长,秋梦应偏短。

何处玉鸡声近远。一丸红吐扶桑暖。

(0)

卜算子.汤阴谒岳武穆庙

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

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

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

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

(0)

浣溪纱.初见

曾向蓬山顶上行。瑶姬十五笑相迎。

湘裙剪剪袜盈盈。

今世芳名知弄玉,前身小字是双成。

怪郎蓦地唤卿卿。

(0)

绛都春

园扉关好。正嫩柳高槐,春光先到。

今是昔非,左右琴书,正当清晓。晚菘早韭都生了。

问园丁、梅花多少。风吹池面,日上墙角,一群啼鸟。

幽悄。车回俗士,但清罄一声,陪人长啸。

应节夭桃,碎影无心落方沼。看他燕子初来小。

渐对对、衔泥林表。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

(0)

偷声朩兰花

东风袅袅何曾睡。宿雨初开凝着泪。天气清明。

染尽胭脂画不成。神仙一笑凡花俗。

蝴蝶双双香里宿。不比垂丝,蜡蒂长拖学柳枝。

(0)

感皇恩.冤系二年一朝解网感荷天恩歌以代泣时癸卯十一月朔三日也

雪窖与冰天,孤臣泣血。鱼钥沉沉隔双阙。

修罗劫满,等到乌头如雪。九重消息好,皋陶曰。

幡下驺虞,鸡竿载揭。喜极沾巾转呜咽。

妻孥相告,今日鹳鸣于垤。黄粱刚梦醒,炊还热。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