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扉关好。正嫩柳高槐,春光先到。
今是昔非,左右琴书,正当清晓。晚菘早韭都生了。
问园丁、梅花多少。风吹池面,日上墙角,一群啼鸟。
幽悄。车回俗士,但清罄一声,陪人长啸。
应节夭桃,碎影无心落方沼。看他燕子初来小。
渐对对、衔泥林表。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
园扉关好。正嫩柳高槐,春光先到。
今是昔非,左右琴书,正当清晓。晚菘早韭都生了。
问园丁、梅花多少。风吹池面,日上墙角,一群啼鸟。
幽悄。车回俗士,但清罄一声,陪人长啸。
应节夭桃,碎影无心落方沼。看他燕子初来小。
渐对对、衔泥林表。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
此诗《绛都春》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园林春景图。开篇“园扉关好”,营造出一种隐秘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天地。接着,“正嫩柳高槐,春光先到”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特有的景象——嫩柳轻摇,高槐挺立,春光洒满园中,透露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今是昔非,左右琴书,正当清晓”则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清幽与雅致,晨光熹微之际,主人或抚琴,或读书,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随后,“晚菘早韭都生了”一句,通过植物的生长,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循环。
“问园丁、梅花多少。风吹池面,日上墙角,一群啼鸟。”这一段描绘了园中的一系列动态景象:园丁忙碌于照料花草,梅花绽放,春风轻拂水面,阳光逐渐升高,群鸟欢鸣,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和谐之美。
“幽悄。车回俗士,但清罄一声,陪人长啸。”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园中与外界的差异,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超脱。车声远去,世俗的喧嚣被隔绝,只余下清罄之音与长啸之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最后,“应节夭桃,碎影无心落方沼。看他燕子初来小。渐对对、衔泥林表。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诗人以桃花、燕子等自然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桃花盛开,燕子归来,它们的活动与园中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和谐。同时,诗人通过“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的描述,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绛都春》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日园林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谐与超脱之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