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粉距,昂首晴秋羞哙伍。
恼杀诗翁,得失偏呶鸡与虫。
乾坤夜黑,何日一鸣天下白。
角角堪惊,总是秦关过客声。
花冠粉距,昂首晴秋羞哙伍。
恼杀诗翁,得失偏呶鸡与虫。
乾坤夜黑,何日一鸣天下白。
角角堪惊,总是秦关过客声。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名为《减字木兰花·题恽南田为潘原白所画绛帻横秋图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一只雄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鸡在晴秋时节的神态与情感。
首句“花冠粉距,昂首晴秋羞哙伍”描绘了雄鸡华丽的外表和高傲的姿态,花冠象征着雄鸡的美丽,粉距则指其脚部的鲜艳色彩,整体形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雄鸡昂首站立于晴朗的秋天,仿佛在对周围的世界表达着自己的骄傲与自信。
接下来的“恼杀诗翁,得失偏呶鸡与虫”,则通过诗人的情感投射,将雄鸡与诗人自身联系起来。这里的“诗翁”既指诗人自己,也暗含了对雄鸡的赞美之情。诗人似乎被雄鸡的行为所触动,联想到人生中的得失与抉择,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乾坤夜黑,何日一鸣天下白”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雄鸡的一声啼鸣比喻为能照亮整个世界的光明,寓意着雄鸡的啼鸣能够带来希望与改变。这里不仅赞美了雄鸡的声音,更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光明的期待。
最后,“角角堪惊,总是秦关过客声”则以雄鸡的啼叫声作为结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这里的“秦关过客声”可能指的是历史的变迁或是人生的旅途,雄鸡的啼叫仿佛是对这些经历的回响,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雄鸡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手法,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