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绡尺幅胭脂冷。省识东风影。二分娇艳一分愁。
和月和烟不是楚天秋。春泥底事坟香早。
宿了红心草。凭谁画出美人魂。
我欲拈花去吊愤王坟。
生绡尺幅胭脂冷。省识东风影。二分娇艳一分愁。
和月和烟不是楚天秋。春泥底事坟香早。
宿了红心草。凭谁画出美人魂。
我欲拈花去吊愤王坟。
这首《虞美人》是清代女词人吴藻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冷艳凄美的画面。"生绡尺幅胭脂冷",开篇便以生绡(薄绸)上的冷色胭脂,暗示了词中女子的清冷气质和内心的哀愁。"省识东风影",东风即春风,暗指女子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二分娇艳一分愁",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美丽与哀愁并存,如花儿在秋季虽仍有三分娇艳,却也带着一分深深的忧愁。"和月和烟不是楚天秋",通过月色和烟雾的交融,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寂寥的秋意,强调这不是寻常的楚天之秋,而是带有离别和哀思的特殊情境。
下片转而写到春泥中的红心草,"春泥底事坟香早",暗示了女子对亡者的思念之情,坟头的香气过早地飘散,如同春草的凋零,预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宿了红心草",进一步描绘了春草的凋零,象征着女子内心的哀伤。
最后两句"凭谁画出美人魂,我欲拈花去吊愤王坟",表达了词人想要将这份深沉的情感寄托于画中,甚至亲自去凭吊,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和愤慨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吴藻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情的内心世界。
自闻梁朝日,四依诸贤士。
宝志万回师,四仙傅大士。
显扬一代教,作时如来使。
造建僧伽蓝,信心归佛理。
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
与道殊悬远,折西补东尔。
不达无为功,损多益少利。
有声而无形,至今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