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王八》
《别王八》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wáng
táng / gāoshì

zhēngchángrénpèidāo
láidōngdàoyuǎnguīběifēnggāo

shíhòuxiāosuǒxiāngxīnzhèngtáo
chuánjūnzhīxíngyǒupáo

翻译
远行的马儿在长路上嘶鸣,离别的人抚摸着佩刀。
客人从远方而来,道路漫长,回去时又逢北风劲吹。
此时的季节多么凄凉,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听说你遇到了知心朋友,他赠送你温暖的绨袍以慰藉旅途。
注释
征马:远行的马。
嘶:嘶鸣。
长路:漫长的路。
离人:离别的旅人。
挹:抚摸。
佩刀:随身佩带的刀。
东道:东方的道路,指来客的方向。
远:遥远。
归去:返回。
北风:寒冷的北风。
高:强烈。
时候:时节。
何:多么。
萧索:凄凉。
乡心:思乡之情。
郁陶:深重。
传:听说。
君:你。
知己:知心朋友。
行日:出行的日子。
绨袍:一种厚实的丝织衣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离别之际的心境与景象。开篇“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两句,通过征马的嘶鸣声和离别时佩带的刀剑,表达了行者即将踏上漫长旅途的情怀,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警觉与准备。"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北风高猛,更增添了一份寒冷和孤独。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离别之苦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渴望遇到知音,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有新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其四

洛水湘娥剪晓冰,枝头五出幻飞霙。

夜来鹤踏高枝折,撒下阶前碎月明。

(0)

送韦太守

四明山水东南表,海鳌背上三仙岛。

丽谯高逼斗牛寒,一曲梅花万家晓。

太守文章建安骨,爽气冷侵寒月窟。

黄堂水洗火符空,明光却拥荷囊笏。

有客醉园双鬓老,宦情文思如秋草。

紫云梦断玉龙飞,年年送客西城道。

曾是野亭同问柳,绮裘纱帽金船酒。

长安宫阙九天边,肯为江蓠回首否。

(0)

游翠岩山

桃源深处一招提,门对寒云路绕溪。

长使千峰光景动,未应洞里老金鸡。

(0)

喜雪二首·其二

未问街头酒价添,迎光先捲读书帘。

送寒作片频窥户,著暖先融半溜檐。

莫作桧花添项强,且随梅点闹眉尖。

叮咛勿压南枝折,商鼎调羹待作盐。

(0)

晚步

晚来颇忆林塘幽,又拄乌藤款款游。

细雨斜风三日后,落花啼鸟半春休。

不知何处数声笛,唤起幽人一点愁。

赖有青蛙知客恨,笙歌一部起池头。

(0)

挽余倅二首·其二

仕接湖南北,逢人问起居。

蚤曾师砚席,非但托乡闾。

梦里诗春草,毫端赋子虚。

诸郎图不朽,当共葺遗书。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